奥数网
全国站
您现在的位置:奥数 > 家庭教育 > 学习习惯 > 正文

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来源:网络来源 文章作者:奥数网编辑 2021-12-07 20:38:13

  奥数网整理了关于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1.平时多表扬,少批评。从每一节课抓起,一上课就能进入学习状态,就会使学生整节课都处于涣散的地步,教师也会因为课堂氛围提不起精神,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针对这一现象,我不是用惩罚而是根据低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设计了课前奖励的活动,如果在上课铃一响,不论老师在不在,都能做到快速拿出书和学习用品,并能安静地等老师来上课,对做得好的学生当面表扬,并且,作为学期末优秀学生的评价方式之一。有了这样的活动,学生在起初会有趋利行为,但学生得到老师表扬便形成了自然,成为习惯。

  2.爱好入手,强化要求。人类的任何实践活动都需要具备高度的注意力,它是人类一切心理活动的先导和前提。一个人形成了对学习敷衍了事,马马虎虎,心不在焉的学习习惯,即使在非常安静的环境,也不能专心学习。课堂上我运用多种手段,引起学生注意,使他们产生兴趣,把题目变成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提高,注意力自然也就强化了。

  3.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新课标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也就是说在教学中结合实际给学生创设实践的机会。在数学中培养孩子能力不能靠老师填鸭式的灌输方式,这样会使很多孩子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中我更多的给予孩子动手实践机会,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动手的机会增多,势必会影响教学进程,在教学过程中,开始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有完成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而且实践过程记录的也不是很理想,但经过几次动手实践后,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4.没有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有效的学习就是激励学生积极地自主思考。在课堂中多用鼓励的语言让学生时时体验成功的乐趣,这样才会激发学生向更深层次的问题思考。让学生在开放的现实情境和思维空间里,联系已有数学经验和数学知识,充分展示思考、探索、交流活动。这样既尊重了学生解决问题的个人策略,又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加强。

  点击查看更多:学习习惯

  奥数网提醒:


小学试题、单元测试题、小学知识点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