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网
全国站
您现在的位置:奥数 > 趣味乐园 > 诗歌鉴赏 > 正文

小学语文诗歌鉴赏:《饮湖上初晴后雨》

来源:网络来源 文章作者:奥数网编辑 2021-11-16 16:07:48

  奥数网整理了关于小学语文诗歌鉴赏:《饮湖上初晴后雨》,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饮湖上初晴后雨

  唐

  水 光 潋 滟 晴 方 好,

  山 色 空 蒙 雨 亦 奇。

  欲  把  西 湖 比 西 子,

  淡 妆 浓 抹 总 相 宜。

  诗意

  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注释

  1.饮湖上:坐船在西湖上饮酒。“饮”在此作动词用,指饮酒。

  2.潋滟:阳光照射在流动的水波上,闪闪发亮的样子。

  3.空蒙(蒙通:濛):雾气弥漫的样子。

  4.西子:指西施,是春秋时期越国的美女。

  5.相宜:合适。

  赏析

  首句“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题目可以得知,这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两句,诗人用一个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质,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致。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

  创作背景

  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四年至七年(1071—1074)任杭州通判,曾写下大量有关西湖景物的诗。这组诗作于熙宁六年(1073年)正、二月间。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之子。嘉祐年间(1056—1063)进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书传》《东坡乐府》等。

  点击查看更多:诗歌鉴赏

  奥数网提醒:


小学试题、单元测试题、小学知识点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