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网
全国站
您现在的位置:奥数 > 家庭教育 > 父母必读 > 正文

真正的爱,是懂得放手

来源:网络资源 文章作者:奥数网整理 2019-02-12 16:07:37

  父母是天底下最不讲道理的生物,跟父母是真的没有道理可言,可是他们给我们的爱也是永远的没有道理。

  1

  我们的朋友圈里一定都存在这样一种人——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她(或他)自己突然就消失了:

  她的头像,变成了她孩子;

  她的昵称,变成了XX妈;

  她的假期,变成了孩子的兴趣班;

  她与人交流,话题再也离不开孩子;

  她的空间、她的朋友圈,晒的永远都是孩子:孩子在玩、在闹、在哭、在笑,孩子睡醒了,孩子长牙了,孩子在啃脚丫子了……

  从此,天高海阔不见汝,平生只余孩子妈。

  母性觉醒,她几乎把自己剩余人生的所有都寄托到孩子身上,乐此不疲。

  我们身边很多人,都有一位这样的妈妈,或者一对这样的父母。

  2

  我们中很多人从小的生活是这样的:

  “听妈妈的话,这个学校不好……”

  “听妈妈的话,这专业这么冷门,将来……”

  “听妈妈的话,毕业后就回家吧,咱考个公务员……”

  “听妈妈的话,这个男孩/女孩真不合适……”

  这些“谆谆教诲”伴随着我们成长,走过了蹒跚学步,走过了升学毕业,走过了工作辞职,走过了结婚生子……

  每当我们心生怀疑,流露出一丝对“圣旨”的质疑时,往往会迎来“配套”的三句话:

  “我们是为你好!”

  “我们不会害你的!”

  “我们这样做还不都是为了你?”

  偏偏这些话还会配上“生气”、“发怒”、“哭泣”、“不理你”等极具杀伤力的特效,一个应对不慎,就会背上“不孝”之名。

  中国子女的生活里,永远横着一个“为你好”的焦虑妈妈,或者一双“不害你”的焦虑父母。

  3

  但爸妈的“为你好”就真的好吗?

  前段时间,有一条新闻很抢眼:某童星艺考连续落榜。

  落榜后,很多人这么评价她:

  “18岁了,怎么还像一个小孩子。”

  “动作神态跟她八九岁时没什么差别。”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或许,可以从她妈妈那里找到答案……

  “起码到现在都是这样,女儿什么话都跟我说,她的手机密码我有,她的微信我可以看,就是所有的事情,她跟我没有秘密……”她妈妈曾无比自豪地说:“她所有的事情都是我过的。”

  这样“为你好”的结果就是——这位童星上初三时才学会过马路。

  至此,答案不言而喻。

  4

  讲一个和和印象特别深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叫小琴,是个小姐姐。她有着令人羡慕的出身,就是传说中那种含着氪金钥匙出生的“X二代+X二代”混合体。

  毫无疑问,她未来的人生之路必然处处精彩。

  然而,并不是这样——她的人生像极了木偶戏:从呱呱落地,事无巨细,全被强势的爸妈安排好了。

  小琴没有童年,从识字开始,各种“豪华”家教接踵而至,繁重的学习让她根本没有时间去跟小伙伴玩耍,去养喜欢的宠物,去……

  事实上,她根本就没有玩的来小伙伴或喜欢的宠物——这一切都不在父母的规划里。

  高考时,她想报考音乐学院,去追逐心中压抑多年的梦想。她妈两眼圆瞪:“没门,必须清华,只能填清华!”

  上了清华,小琴也不得安宁。妈妈要求她每晚必须准时视频——“详细汇报这一天都是怎么过的。”

  大学四年,她妈来学校突击检查了70多次——“每次来学校,先要检查我的手机,看里面有没有什么陌生电话号码。”

  大学毕业后,小琴想留在北京做艺术设计,她妈眼一翻:“不行,家里给你你安排工作,必须回来!”

  后来,小琴喜欢上了一个老师。她妈嘴一撇:“不行,他家条件太差了!”

  于是,在妈妈的安排下,她嫁给了一个当地某领导的儿子。

  哪知这位丈夫是个花花公子,天天在外泡妞,经常夜不归宿。

  没多久,就看到了小琴从某高楼跳下去的新闻……

  2016年,心理学者武志红的 “巨婴”概念席卷网络:我们90%的爱与痛,都和一个基本事实有关——大多数成年人,心理水平是婴儿。

  “成年巨婴”主要有三种心理特征:

  ●共生心理——缺少独立生活能力,生活极度依赖他人。

  ●全能自恋——以为自己是宇宙中心,所有需求都应得到满足。

  ●偏执分裂——非黑即白、你死我活,把想象等同于现实。

  “巨婴心理,已成为了职场不顺的根源!”

  “巨婴,已成为中国家庭幸福的最大杀手。”

  每个巨婴背后,往往都有一个全能的爸爸或妈妈。

  5

  有一次,龙应台一家去垦丁海岸玩。玩着玩着,龙应台要去上厕所。起身时,她问儿子:“你要不要去?”

  安德烈很不耐烦:“妈,我要不要上厕所,自己不知道吗?”

  龙应台不理儿子,径直去了。上完回来,安德烈却依旧不依不饶:“请问,你会不会问你朋友要不要上厕所?”

  龙应台不甘愿地回答:“不会。”

  安德烈说:“那你为什么要问我上不上厕所呢?怕我尿在裤子里吗?”

  后来,安德烈给龙应台写了一封信:“妈妈,你跟我说话的语气和方式,还是把我当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理解我是个21岁的成年人了。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予’,你并不觉得那是我本来就有的天生的权利!对,这就是你的心态啊。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

  这封信,将龙应台震撼得“目瞪口呆”,她把这封信称之为“安德烈的《独立宣言》”。

  中国家庭为什么充满这么多矛盾?

  因为父母常犯跟龙应台一样的毛病——没把子女当成一个完全独立于自己之外的“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