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网
全国站
您现在的位置:奥数 > 家庭教育 > 父母必读 > 正文

人生成败关键在青春期(二)

来源:网络资源 文章作者:奥数网整理 2018-06-12 08:35:59

  二、造成青春期问题的关键因素

  ▊ 1、没有目标

  当一个人有目标,有追求的时候,他只会一心扑在如何实现目标上,根本没有时间去东想西想,也就不可能出现青春期的问题。但是家长没有去引导孩子找到人生目标,或者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引导,而且绝大部分家长自己本身就没有目标,就像养小动物似的在培养孩子,以为给他吃好、玩好就是家长的责任。这几天的课程几乎每次都会提到人生目标的重要性,如果没有人生目标会出现什么问题?比如:共生家庭的问题;青春期孩子的迷茫、自杀;不愿意承担责任等等。如何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找不到人生目标?比如我问年龄小一些的孩子,他们感兴趣的事情就多得去了,让他们用笔写下来,可以写出十几项,甚至几十项。而大一些的孩子(13岁以上)问他们对什么感兴趣的时候,很多人是一脸茫然,痛苦的思索老半天,不知道自己对什么感兴趣,而有的孩子则会很真实的告诉我,我只喜欢玩游戏。为什么大一些的孩子都没有兴趣爱好了呢?有可能孩子要什么家长很轻易的就满足孩子,他会认为不需要努力,就能轻易的得到,从此就不会有激情去创造;也有可能原来有兴趣的时候,都被家长给扼杀了,比如当孩子说我未来要当个新教育的老师,家长可能会说老师有什么好当的,没出息;或者说未来要当个医生,家长可能会说我们家不缺钱,请个医生就好了。

  关于目标的这些课程,对我帮助比较大的是“目标管理法”这堂课,不仅让我更清晰的去规则如何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在儿女的教育上以及办学方面,我也更清楚怎么操作了。我以前犯过很多错误,对我女儿以前的教养方式就是没有任何目标,只会像养宠物那样剥夺她自我成长的机会,从来也没有想过孩子的成长还会有什么阶段性的目标,自己的人生也是得过且过。直到遇到张老师之后,我才认认真真的去思考自己要做什么样的人,才真正的活得像个人。女儿也是后来到了学堂之后,老师帮助她找到人生目标——要做一个像刘明慧老师这样的大医,我很欣慰,总算有榜样。可是她却是说一套做一套,在行为上不去落实,而我却傻傻地把她的话当真,以为她的目标是真实的,其实光说不做,就是假目标。为什么会光说不做?因为她没有为自己的言行负责,没法承担起责任。

  ▊ 2、没有责任感

  我以前会简单的想,没有责任感是做不了大事的,其实这次课程一剖析发现,没有责任感的孩子是一事无成的,不仅成不大事,连过好日子都是困难的。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高铁车厢撒尿事件,中国人为什么都这么可怕,活得没有尊严,令人鄙视,就是因为骨子里不愿意承担责任,以为这样同类人生活在一起应该很合适吧?其实不然,两个平庸的人在一起,只会更多矛盾,因为他们的世界里就是攻击和掠夺别人,所有人都是他的敌人。这就是山长常说的,追求卓越很辛苦,但是平庸的代价更高。

  为什么中国会培养出这么多不负责任的人?因为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就提供给他削弱能力的帮助,该自己吃饭了,我们会嫌他弄得太脏太乱,吃不好等,宁愿大人去喂;我们在孩子想动手帮你洗衣服、抹地板、洗菜的时候,夺下他手里的工具,把他抱一边让他看电视去;我们会在孩子想学穿鞋子、穿衣服的时候,嫌他还小、太慢,粗暴的代替了他的事情。。。。。我们剥夺了他自己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大一些的时候却反过来抱怨孩子太依赖你,离不开你。他已经习惯有家长的照顾,为什么还要自己去动手做事呢?哪里需要承担什么责任呢?

  相比于山长,他告诉我们,以前带钟瑞一起去吃饭,走的时候钟瑞的外套落在餐厅了,他看在眼里不提醒,也不帮忙拿。等到走出去很远了,他才若有其事的问起:好像你出来的时候穿着外套的。钟瑞一摸脑袋,想起外套落在餐厅了,赶紧跑回去拿。而我们家长一般的做法就是孩子忘记了,帮他拿一下不是很顺手的事情吗?就这么一个不经意的小事情,我们没有学会让孩子自己承担责任,衣服是孩子自己的,他有责任要保管好,帮他拿了一次,他永远也会寄希望父母来帮忙承担,而且丢三落四的毛病就再也改不过来了。

  我的女儿虽然在老师的引导下,在同伴们的影响下,她的目标要做一个像刘老师这样的人,但是这个过程需要她不断克服自己身上的惰性、不好的习气,而她习惯了安逸的生活,一旦要她去克服自己的陋习,要不断挑战自己、突破自己的时候,她会觉得这个肉身太不舒服了,反正不做也不会有什么后果,父母亲依然会给我吃好穿好,为什么要让自己不舒服呢。到了青春期之后,这种行为就会变本加厉,为了安逸和享受,她就会消费家庭,为此和父母发生冲突,这个时候家长想起来要收拾她的话,为时已晚了。所以为了改变以前不当的教养方式,从小事开始,凡事要求孩子自己承担责任,如果不愿意承担责任,将严格执行规则(事先说好),甚至剥夺孩子的生存条件。

  如果说训兽师可以把老虎、狮子等凶猛的动物训练得乖乖听话,去付出才能得到生存的机会,孩子为什以不可以呢?更何况在12岁之前孩子的能量还小,一般家长有要求,孩子都会去做。但大部分的家长都是在12岁之前去宠孩子,长幼秩序颠倒,老子像儿子,儿子像老子,从灵性层面上来看的话,每个人来世上都是想要成长,但是宠孩子则会让他更堕落,只会让孩子更加的恨父母,汪佳晶刺母9刀就是一个很典型的案例。因此,作为家长,绝对不能在孩子面前失去自尊,变成奴仆,最好的方式就是尽快的让孩子远离家长,他依然能够生活得很好,这才是对他最大的帮助。

  ▊ 3、不敬师

  不敬师的原因是孩子内心很狂妄,看不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在任何人面前都会表现得自己很了不起的样子,在老师面前也一样,既然很了不起了,他就不可能向老师请教。老子说:不敬其师,不爱其资,虽智乎大迷。不敬师的人学不到老师的东西,虽智也是迷的。因此,要让孩子有敬师的态度,首先,家长就要培养孩子的“恭敬”心,家长自身就要自尊自强,核心要点:不把孩子当人看。就像餐桌上的例子,不把孩子当中心,不去消费别人,就是对他人的“敬”,当你敬他人的时候,别人反过来也尊敬你,别人会认为这个孩子真不错。明白了这个原则,在做的时候就需要结合生活去对映起来,比如不轻易带孩子参加宴席,即使参加也不能以孩子为中心,而是提前教会他餐桌上的规矩,一是不能上桌吃,给你什么吃什么;二是没有点菜的资格;三是要有礼貌的回应他人的问话。

  这个例子以前听山长讲过,只以为这样做是在培养孩子的用餐礼仪呢,这次再听,还有更重要的东西在里面——敬。从中可以发现,山长的做法很高明,常常一个原则可以达到好几项目的。我们可以想像一下:当我们带孩子参加宴席,把孩子当中心围着他转,他要什么就满足什么,将大人指挥得团团转,这样的父母有尊严吗?这样的孩子会尊敬父母吗?估计他心里在想“哈哈哈,一帮蠢货”。这样的孩子就会以自我为中心,他会认为人人都围着我转是天经地仪的事,当孩子不懂得尊敬父母和他人的时候,就不可能会敬师了。

  其次,当家长是自尊自强,懂得尊重他人时,对孩子的老师也就会有恭敬之心,当孩子发现自己尊敬的父母对老师都有恭敬心,孩子自然会意识到老师的重要性和厉害,孩子才会诚心诚意的跟随老师学。如果孩子仍然不珍惜机会,就剥夺他的机会,比如家长给他找最好的老师,老师给他最有帮助的东西,他都不要,那就剥夺他的机会。就像自立男、女塾的孩子们,没有像今日学堂的孩子幸运,有最好的老师来教导他们,他们就特别渴望得到老师的指点,所以只要老师愿意给机会,他们就特别的珍惜和感恩。

  当一个孩子愿意敬师,在青春期的时候就不敢胡乱作为,会听老师的建议,因此也可以顺利度过青春期。如果说少年立志,是自我成就;那么敬师,就是老师帮助成就。高层社会的老师是非常受人尊重的,因为教师可以帮助一个人改变命运,就像山长那样,不知道多少人已经因他的教导而改变了命运,包括我自己和我的家人。这种老师给的是精神体,是生命成长当中最本质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