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网
全国站
您现在的位置:奥数 > 趣味乐园 > 国学文化 > 正文

国学漫谈:选人用人的古典诠释——唯才是举 不拘一格(三)

来源:网络资源 文章作者:奥数网整理 2018-05-24 14:47:54

  管仲举人

  扬长避短的不拘一格

  齐桓公为了富国强兵,成其霸业,在鲍叔牙的推荐下,拜管仲为相。

  管仲认为,人才是治国之本,有了人才才能制定、实施好治国方略。在发现、举荐、任用人才上,他创造、制定了一套“三选”制:

  要求各乡把那些有才德武功的人士推选给国家。每年正月,乡长上朝时,将本乡“为义好学、慈孝于父母、聪明质仁发闻于乡里者;拳勇股肱之力、筋骨善出于众者”进行报告,不告便为“蔽贤”罚罪。有,推荐贤能之士,桓公召见,安排在官府任事。这是一选;

  年终,桓公命官长书面报告新官政绩,推荐其中确有突出能力者,并普调查,广征乡里意见,加以验证。此为二选;

  此后,桓公亲自召见卓异才能的人,了解他们的素质,凡真正能成就大事的人,则立为高官,授之以大事。凡提出许多治理国政的难题进行策问,能够应对如流,回答满意的,则到乡里详细调查他的实际能力,确有能力而无大过的,便提拔为上卿的助手。此为三选。

  正是由于推行了这种开明、务实的选用人才方针,才使得管仲在齐国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得以顺利贯彻执行。才使得齐国日益强大起来。这种“三选”制度,相当合理、严密、细致,在今天选拔人才中仍可借鉴。(吕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