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网
全国站
您现在的位置:奥数 > 家长头条 > 正文

一味倡导“快乐教育”是一种短视

来源:家长帮社区 文章作者:观沧海2012 中青报 2017-08-17 11:28:52

  王小东:一味倡导“快乐教育”是一种短视

  问:最近网络上又掀起了一轮关于学习是苦是乐的讨论。您一直是“快乐教育”的坚决反对者,主张“求学必然辛苦”,现在也是吗?

  王小东:是的。我奶奶曾跟我讲过一句话,“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就是说,你要想成功就得吃苦,吃不了苦就成功不了。我认为这是“四海皆准”的一句大实话。放到教育的回报率上,那就是你就读的学校越优秀,你学历越高,将来的收入水平可能就越高——全世界大抵如此。

  问:但总有人能举出很多反例。

  王小东:没错!比如有的老板会说,“我学习不咋地,但我手下尽是清华北大人。”这样的例子确实存在,但跟这位老板同等学历的那群人,可不是都这么幸运。我们要从统计学的常识来看这个问题:从整群或平均值来看,大学毕业生的收入肯定要高于非大学毕业生的收入,名校毕业大学生的收入往往更高。

  前段时间,网上流传一个帖子,举了一堆有名的成功人士,说你看这些人都不是状元,再举出一堆当年的状元,说你看现在大家都不知道他们。但是,这个帖子忽略了一点:状元全国一共多少人?非状元又有多少人?如果细论成功率,比例出来恐怕会吓死你——状元的成功率肯定要大大高于非状元的成功率。

  还有人动不动就说,你看西方,人家孩子受的都是快乐教育。这更是片面理解了西方。西方教育跟西方社会一样,是分层的。那里的优质教育(比如收费高昂的贵族或私立学校)往往比我们这里的重点学校还要严格。前段时间BBC有个报道炒热了中英教育比较,曾任英国伊顿公学教务长(1997~2008)的奥利弗·克雷默就说:“如果这5位老师来的是伊顿公学,他们肯定都会很开心。因为伊顿孩子能力都非常强,不会让中国老师失望。”

  值得注意的是,这几年,“西方快乐教育说”在网上甚至媒体上甚嚣尘上,误导了许多不谙真相的家长和孩子。对那些“快乐教育”的推崇者,其实,我就一个问题:你想快乐多久,几年?还是一辈子?基础教育的松紧、优劣,不仅整体上影响国民素质,个体上更会影响人的一生。


  问:我们对“快乐教育”存在很多误读?

  王小东:太多误读了。我们有些人根本没搞清楚美国的“快乐教育”本质是什么,覆盖的是什么人和他们为什么要这么搞。问问在美的华裔“虎妈们”,大家很容易搞清楚,美国的“快乐教育”,针对的主要是那些家庭条件不够好、本人又实在学不下去或者不打算学下去的学生,不逼你,爱学不学,学成啥样都随便你。但这背后是阶级分化。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作为穷人家的孩子,如果你没有特殊天赋,那个体制基本就放弃你了。

  美国这样做对不对呢?我认为有对的地方,也有不对的地方。对的地方是,实在不堪造就的孩子,就让他们快乐地成长,也算作是一种慈善吧。不对的地方是,对于大多数尚可造就的孩子,第一,这是不公平的;第二,从国家角度来讲,一个国家不仅需要科学家、优秀工程师、政治领导人,也需要更多的一般技工、普通服务人员。后者需要、也有权要求负责任的良好教育。美国现在严重缺乏像样的技工,所以美国历届教育部部长都强调基础教育要向中国学习。

  问:现在,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出国,他们难道都不理性?

  王:现在好多学校都有留学项目了,不少家长也确实愿意把孩子送到国外去。除了越来越多中国家庭具备国际教育购买力外,我想与目前高考竞争依然激烈关系很大,相当一部分孩子出国留学是因为在国内考不上像样的大学。有钱可以任性,但我想讲的是:中国的基础教育是好的。如果你的孩子还堪造就,最好让他们在国内完成基础教育。

  问:其实,一些西方国家早就意识到一味地强调快乐、宽松会带来很多问题。

  王小东:最近,日本文部科学大臣驰浩明确表示,日本将与减少授课内容和时间的“宽松教育”诀别。“宽松教育”是日本针对1987年之后出生的孩子、自2002年开始推行的教育政策。“宽松教育”宣称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将此前教育大纲中学生必须掌握学习的内容减少了三成,同时实行五日制学校周(每周休息两天),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但在“宽松教育”下,日本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能力普遍下降,学习态度也不够端正,毕业后在职场上也突显出与同事之间的相处问题。所以,日本人普遍认为,“宽松世代”的人,学习能力和竞争力都不及以前的世代。

  其实,不仅日本人觉悟了,英国人也觉悟了。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英国教育大臣伊丽莎白·查思日前表示,英国学校应该采取中国式的教学策略,比如增加晚自习,杜绝课堂之间的时间浪费,以提高英国学生在关键学科上的学业表现。

  他们都觉悟了,难道中国现在倒要往他们过去的坑里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