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网
全国站
您现在的位置:奥数 > 小学语文网 > 文学常识 > 正文

小学文学常识积累:风筝(2)

来源:奥数网 2016-06-01 17:09:13

  答案:A


  解析:

  风筝的起源,可上溯到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战争的需要,古人以鸟为形,以木为料,制成可在空中飞行的“木鸢”。据《韩非子·外储说左》记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一日而败”。而《鸿书》上则说的更直白:“公输班制木鸢以窥宋城”。明确指出公输班制造“木鸢”的目的是为了打探宋城的消息。

  公元前190年,楚汉相争,汉将韩信攻打未央宫,就利用风筝测量未央宫下面的地道的距离。而垓下之战,项羽的军队被刘邦的军队围困,韩信派人用牛皮作风筝,上敷竹笛,迎风作响(一说张良用风筝系人吹箫)汉军配合笛声,唱起楚歌,涣散了楚军士气,这就是成语“四面楚歌”的故事。另外,在正史中也有关于风筝的记载,说的是南朝的“侯景之乱”,据南史卷八十《侯景传》中所述,在梁武帝萧衍大清三年(公元549年)时,侯景作乱,叛军将武帝围困于梁都建邺(即今南京),内外断绝,有人献计制作纸鸦,把皇帝诏令系在其中,当时太子简文在太极殿外,乘西北风施放向外求援,不幸被叛军发觉射落,不久台城即遭攻陷,梁朝从此也衰微灭亡。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鸢”就指风筝。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有放风筝的生动景象。

  由此可知,风筝的最早用途是通报消息,至于作为娱乐健身的用具则是在唐宋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