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网
全国站
您现在的位置:奥数 > 小学新闻 > 小升初衔接 > 正文

名师对于小升初衔接时的建议

来源:奥数网整理 2014-05-26 14:44:53

    给孩子自由空间

  在家长眼里,孩子永远是孩子。但郑州八中初一(3)班班主任鲍聪晓认为,孩子升入初中以后,家长要给他们一定的空间,要相信孩子的能力。

  鲍聪晓说,新生报到后,首先要到学校设在中牟县的素质教育基地进行一周的集中军训,需要新生带床单、被罩、毛巾等简单的生活用品。结果很多家长都来送,有车的开车,没车的“打的”,甚至用自行车、电动车把孩子带到学校。然而事实上,老师更青睐那些自己坐公共汽车到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新生。家长对自己孩子能力的信任,会给孩子一个相对自由的发展空间,更利于孩子的发展。

  鲍聪晓提醒家长,升入初中后,要把孩子当成平等的大人看,家长可以利用合适的机会,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事要先听听孩子的想法,问问孩子事情该怎么做。引导孩子主动思索,独立完成一些事情,培养孩子的成就感。

  助其树立远大目标

  到了初中,学生必须树立奋斗目标。这个目标可以是长远的,也可以是近期的。

  鲍聪晓认为,老师要让学生先塑造自我。在塑造自我的过程中,引导他们动脑子,教育他们做有心人,学习别人的优点,要有责任感,要学会反思,善于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引导其循序渐进地改进。

  “有目标才会有动力,尤其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更应该有目标。”有多年班主任经验的郑州四中张国峰老师说,他教过的一个学生眼睛高度近视,学生的父母都是学医的。该同学的奋斗目标就是考上中国军医大学。有了目标,该同学学习非常具有主动性,三年后,他顺利考入郑州一中;又过三年,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考进了中国军医大学。

  让孩子快乐学习

  “学习动力来自兴趣,如果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从学习中找不到快乐,那么学习起来就会事倍功半。”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初一年级长王涛说,对待学生,特别是新生,一定要注意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为此,他们专门为新生安排了“衔接课”。比如对英语感兴趣可以学习趣味英语,对数学感兴趣可以学习数学中的谜,语文课还开设了名篇欣赏、成语接龙等,培养学习兴趣。

  “进入初中,学生就有学习压力了,肯定要比小学抓得紧得多。同学们一定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才会快快乐乐地学习。”鲍聪晓说,要让学生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比如,被老师批评了,不要认为自己不行,要想着自己改了,老师就不会批评了,甚至还会表扬自己。要让学生快乐、高效学习。

  鲍聪晓说,多数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自尊心明显增强,认为学不好对不起家长。家长和老师只要正确引导,学生就会好好学习。特别是家长,不要看见孩子玩就不高兴。长期这样,孩子就很容易懒散,认为反正自己做完了,还会安排作业。

  给孩子学习方法

  学习功课一定要讲究方法,学习方法得当,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鲍聪晓是一名数学老师,她经常对学生说,在做数学题时,不要只想着题的结果,要分析解题的方法,只有分析透彻了,题才会迎刃而解。

  张国峰认为,学生学习成绩好坏,关键在课堂。对教师而言,要提高讲课的效率和艺术,让同学们听了有兴趣,学习成绩才会得到提高。

  张国峰强调,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和学生,都要注意一张一弛,尤其是对刚升入初中的学生,老师不要一下子给他们太大压力,也不能让他们太过劳累,应该使其身体、心理都向着良性的方面发展。给学生搞疲劳战,往往会适得其反。

  充分信任孩子

  “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信任,你越相信对方,对方才会越信任你。”鲍聪晓说,为了增强同学们的诚信意识,她在学校率先提倡考试不监考,考试以后,抽样检查。实践证明,越是相信学生,学生就表现得越好。

  “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比老师还要优秀,老师只教一门,而学生要学很多东西。应该相信同学们,让他们自己去发现知识,去获取知识。”鲍聪晓说,作为家长,要学会给孩子鼓劲。她在教学中常常通过举例子启发孩子,比如长跑,跑到800米,就会感觉疲劳,如果你停下来,你就再也赶不上去了;如果你坚持下去,就会度过疲劳期,那时会感觉快速前进而不累,最后才会轻松愉快地胜出。

  “有一个女孩刚进初中,老师发现她放学后和男生拉着手走路,就及时和家长沟通,提醒家长在对孩子批评时注意方法,注意引导。老师在对这名学生教育的同时,更是充分信任她,让其担任课代表。后来,这个女孩变成了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张国峰说,有些家长不让孩子看电视、上网,怕上瘾。他就劝导家长要信任孩子,像《百家讲坛》、《希望英语》等有益的电视节目,应该支持孩子看。恰当利用网络资源,可以拓宽孩子的视野,扩大知识面。

  老师家长常沟通

  进入初中以后,同学们的独立意识进一步增强,稍不注意,就会走上歪路。因此,在对初中生的教育中,家校沟通,家校互动,非常重要。

  王涛说,在学生的教育中,家长的作用不能缺失。过去,大家都说“6+1=0”;后来有了双休日,大家又说“5+2=-1”。意思是说,如果家长不配合,老师在课堂上讲

  得再多,学生过一个周末就全忘了。

  “家长经常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老师也要及时了解学生在家里的情况,进行双向沟通。”鲍聪晓说,她经常利用母亲节、春节等重要节日,培养同学们的感恩意识。如果没有家校沟通,就很难了解学生的变化。在一次家访中,一位家长反映,去年过年,家里卫生打扫得非常干净,后来才知道是女儿和儿子做的,而且是上初中的儿子主动建议和姐姐一起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