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网
全国站
您现在的位置:奥数 > 小学语文网 > 文言文翻译 > 正文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之七——登鹳雀楼

来源:E度奥数网 文章作者:刘若珍 2010-08-20 18:22:36

  【原作】登鹳雀楼①    (唐)王之涣

  白日②依③山尽④,

  黄河入海流。

  欲穷⑤千里目⑥,

  更⑦上一层楼。

 

  【注释】

  ①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②白日:太阳。

  ③依:依傍。

  ④尽:消失。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⑤穷:尽,使达到极点。

  ⑥千里目:眼界宽阔。

  ⑦更:再。

 

  【古诗今译】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诗歌格律】

  这首诗格律属于首句不入韵仄起式。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注:○平声●仄声⊙可平可仄△平韵▲仄韵)

 

  【作者介绍】

   王之涣(688─742),盛唐时期的诗人,字季凌,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今山西绛县。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其中,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