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网
全国站
您现在的位置:奥数 > 家庭教育 > 父母必读 > 正文

名人家教:“留学教父”俞敏洪——父母成就了我

来源:《中华家教》 2010-01-28 09:53:09

  宽厚的父母

  我出生在江苏江阴一个普通的农家。父亲是当地一名小有名气的木匠,老人家年轻时对建房造梁较为精通,方圆十里,只要有人家建房子,一般都会请他去帮忙架造房梁。父亲帮人干活儿,人家免不了请他喝酒,他很容易就喝醉。喝醉后一高兴,常常豪爽地连工钱都不要了。

  没人建房时,父亲就在家里做一些椅子、凳子、八仙桌等简单的家具去卖。但是他生性粗放,不善做细致活,自然做不了精细家具。所以,他做的那些家具在市场上一般卖不出好价钱,有时干脆就送人;卖出去的家具出毛病后,别人还要送回来让他修理。在我的印象中,父亲修家具的时间比做家具的时间还要多,可他对此毫不烦怨,总是乐乐呵呵,大有乐在其中的感觉。

  父亲一生为人宽厚,从不计较个人利益,更不会为此而与别人发生什么争执和冲突,一门心思地过着自己悠闲、平静的日子。父亲直到去世那天,还自己喝着小酒。

  与父亲相比,母亲的宽厚毫不逊色。记得那时,村里有人家断了炊,母亲一定是第一个把自己家剩下的粮食分出一部分送过去的人。母亲帮助别人有时竟达到“忘我”的地步!有一次,村里家家户户都在晒粮食,傍晚,天突然下起大雨。母亲带领全家拼命帮助人家把粮食往回搬,结果我们家的粮食被大雨浇了个透。母亲的宽厚和无私,令整村里的人都非常佩服。

  受父母的熏陶,我自幼养成了宽厚的性格,虽然成绩一般,但我热爱劳动,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一直负责打扫教室卫生。在北大读书时,我每天为宿舍打扫卫生、提开水,而且一干就是四年。所以,我们宿舍从来没有排过值日,我也从不觉得干这些额外活是多么吃亏的事。

  父亲捡砖建房启示我

  小时候,父亲每次帮别人建完房子,都会把别人不要的碎砖烂瓦捡回来,或一块二块,或三块五块。平时外出,他看见路边的破砖碎石,也会捡起来带回家。久而久之,我家院子里乱七八糟地堆了一大堆破碎砖瓦和石块。起初,我搞不清这东西有什么用,只觉得本来就不大的院子被它占了一大片,显得拥挤、凌乱。后来有一天,我见父亲在院子一角的空地上左测右量,开沟挖槽,和泥砌墙。没过多久,他居然用那堆东西左拼右凑,建起了一间小屋,还分成两部分。最后,父亲把养在露天里到处乱跑的猪、羊赶进小屋,再把院子打扫干净。从此,我们家就有了让全村人都羡慕的干净整洁的院子和漂亮的猪舍、羊圈。

  说实话,那时我们家穷得几乎连吃饭都成问题,自然没钱为猪羊买砖建房,但父亲没有放弃,日复一日地捡破砖碎瓦,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当时,我只觉得父亲很了不起,一个人就能建成一间房子。随着我渐渐长大,逐步认识到父亲的举动揭示了一个道理:无论干什么事,首先必须确立正确的目标;然后要付诸行动,要有耐心和毅力克服行动中所遇到的困难。后来,这件事在我心中幻化成一种精神,一直激励着我。

  所以,我做事一般都先问自己两个问题:一是做这件事的目标是什么,因为盲目做事就像捡了一堆砖头而不知道怎么用一样,只是浪费自己的生命;二是需要多少努力才能做成这件事,也就是需要捡多少“砖”才能建好“房子”。之后就是保持足够的耐心,因为“砖头”不是一天就能捡够的。

  到目前为止,我个人经历了三件大事。第一件是高考,目标明确,要上大学。前两年我没考上,说明我的“砖头”没有捡够,第三年我拚命把“砖头”捡够,终于进了北大。第二件是我背英语单词,目标明确,成为中国最好的英语词汇老师之一。于是,我一个一个地背,在不断遗忘的痛苦中,我眼前总能浮现父亲捡砖头的样子。于是,我暗暗告诉自己,继续努力!最后我终于成了一名不错的词汇老师。第三件是我做新东方,目标明确,要做中国最好的英语培训机构之一。然后,我开始给学生上课,平均每天上6~10个小时,我没有放弃,十几年如一日。每上一次课,我就感觉多捡了一块“砖头”,梦想着把新东方这栋“房子”建起来。到今天为止,我还在努力着,而且已经看到了新东方这座“房子”能够建好的希望。

  母亲教我锲而不舍

  我从小就知道要克服生活中的艰辛,需要坚韧和锲而不舍,这也是母亲用行动教我的。

  尽管母亲很疼爱我,但从来不宠我。也许她太理解生活的艰难,所以,从小她就训练我敢于面对困难、吃苦耐劳的精神。我几岁时就跟着父母到农田里干活,插秧、割稻子、撒猪粪,样样都干,从没有过被娇宠的感觉。有时父母下地干活,我就在家做饭、炒菜、洗衣服。每天放学回到家,我就忙着割草、喂猪、放羊。有一次下大雪,家里没有喂羊的草了,母亲让我到野外将雪拨开,把雪底下的青草一点一点地割回来。我割了整整一天,挨冻、辛苦可想而知!

  母亲是个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后来我能上大学,成为老师,也要感谢母亲。小时候,母亲经常对我说:“农村太苦了,你要好好念书,将来能当个先生蛮好。”所以,我从小就对老师这职业充满向往,我认为这是一个崇高的职业。还好,我从小就喜欢读书,从不厌学。1978年,我参加高考,结果落榜了,准备回农村种地,可母亲不死心——鼓励我复读。再次参加高考,不料又落榜了。面对连续两次的失败,我打算放弃了,但母亲不同意。她亲自找到补习班的班主任,老师被感动了,答应收下我。母亲从城里回来的那天晚上,刚好下大雨,她一路摔倒了好几次。当我看到满身泥水的母亲时,眼泪夺眶而出,暗暗发誓,这一年我必须拼命学,决不辜负母亲的希望!一年后,我终于考上了北大。

  我的父母都是农民,在教育子女方面,他们讲不出深奥的道理,但正是他们朴实无华的身教成就了我的性格,也成就了我的学业和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