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网
全国站
您现在的位置:奥数 > 家庭教育 > 父母必读 > 正文

10岁大学生就这样“打造”

来源:网络 2009-08-28 09:04:23

  2岁识字,5岁上小学,7岁上初中,9岁上高中,五年学完12年的课程。年仅10岁的他在2005年高出辽宁当地的普本线47分考上天津工程师范学院。那么他的父母有怎样的教子心得呢?

  方法恰当,一般孩子都能成为张炘炀

  张炘炀成名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通过报社,电台,学校等各种途径找到炘炀的父亲张会祥“取经”。也有些家长直接开出高价,要把孩子放在他身边培养,甚至有一对台湾母子专程赶来,拜他为师。

  《神奇的学习———10岁大学生张炘炀培养纪实》就是在这种被“逼迫”的状况下面世的。“我的方法可以说毫无保留地都写在这本书里了。但是,每个孩子各不相同,请不要把它当‘育子经’来读。”

  张会祥说:“20个月才会说话的炘炀不是神童。他只是记忆力好,领悟力强。2岁时我开始教他识字,给他买一些儿童读物,三个月后他就认识了1000多个字。”而教育大纲要求小学生在小学阶段识字3500个。

  张会祥认为6年的小学教育对炘炀来说节奏太慢。“按部就班的上课、升学,不仅浪费资源,也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兴趣。”于是他为儿子量身打造了跨越式的学习模式:20个月完成小学,两年完成初中,直接进入高三,在校学习2个月,由父亲指导一年参加高考。

  个性张扬,小大学生当场反驳启蒙老爸

  在上海的签售会上有读者问张会祥:“教一个两岁的孩子认字是不是太早了点?”张会祥回答:“我始终认为早期智力开发对孩子有好处,孩子的脑子肯定是越动越灵的。而且应该重视心算。10岁以前的孩子就像个面团儿,怎么捏怎么是。所以,早期的习惯养成非常重要,让他从小就喜欢上读书。”

  进入青春期的炘炀在签售现场也显露出这个年龄孩子常见的叛逆,动不动就和父亲唱对台戏。“现在他才11岁,但独立意识越来越强,有时候我说了他不爱听的话,他就干脆捂住耳朵,以前教他时是从没有过的。”当有读者询问张炘炀学英语背单词的窍门时,爸爸的经验是,刚入门时完全靠死记硬背,儿子小时候都是靠反复记忆掌握很多知识的。而张炘炀马上抢过话筒反驳父亲:“事实证明你的方法是失败的,死记硬背很容易忘记,效率低。我用自创的方法背单词,结合课文,还有联想记忆,效果更好!”看得出来这个个性张扬的大学生从来就不是父母的“乖宝宝”。

  多动脑、多用眼、多用耳、少动笔

  “自主学习”是张会祥育子经的重头戏。识字以后,张爸爸有意训练炘炀自学能力,多动脑、多用眼、多用耳、少动笔。

  “只要他能说出数学题目的解答方法,就没必要写在纸上”。这让张炘炀避免了很多学生遇到的繁重作业。“我给他写一道题,问他会不会,他看了会儿,直接就能说出答案。我就说可以了,看下一道题吧。另外,我还会反复和炘炀说1个字或1个单词,但不要求他反复抄写。这样既提高效率,也不会让孩子产生反感的情绪。”张会祥还说:“动笔对这么大点的孩子来说太累了,炘炀小学时我就为此专门找过老师,允许他不交作业。”书中称这叫“徒手识字”。

  这一观点和家庭教育专家孟迁倒是不谋而合。不久前在书城的签售会上,孟迁就提出作业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有必要做的,因为学生水平有高低之分。老师留的作业难度可能只适合一部分学生,对于提高这部分学生的水平有益处。但对于剩下的学生来说,作业可能就会太简单或者太难。不如省下来时间让学生自己“量身定题”。

  这样训练久了,张炘炀就养成了自学的习惯,边思考边学习。“自学会动脑筋,也有自我消化知识的过程,不是‘吃等食’。主动学习孩子也不会感觉到累,非常好。”自主学习的观点也体现在了择校上面,张会祥认为不一定要追逐名校,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可取的。张炘炀曾经念的长征小学是当地一所知名学校,可进校后发觉生源太多,1个班有80多个孩子。于是,他果断地把孩子转到一所班级容量30多人的小学。他认为,老师更多起引导学习的作用,真正学出成绩还是要靠自己。

  理科生课余爱看《红楼梦》

  据介绍,在炘炀还没上学的时候,每到双休日他就带炘炀去书店,让他自己喜欢看什么书就看什么,从不干涉。有时候,小炘炀看得陶醉,到晚上爸爸叫他都不走。就是在这个时候,书中有趣的内容勾起了小炘炀读书的欲望。有了兴趣之后,他自己就想找书看,而不用大人督促。据炘炀的妈妈介绍,张炘炀现在专攻的虽然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在上学期间理工科也表现相对突出。但是在课余时间,他仍然喜欢看《红楼梦》、《西游记》这样的文学巨著。

  爸爸说很少“逼”他学习,在炘炀表现出小孩子的惰性时,就哄着来。在家辅导炘炀的过程中,父子俩经常在早上出现这样的情景:爸爸说:“炘炀啊,你看上班的都走了,上学的也走了,咱们是不也该开始学习了。”小炘炀假装没听见。爸爸就继续说:“学完就可以玩了,想看电视也可以啊。”有了奖励,小炘炀再磨蹭一会儿,就会乖乖地过来学习。

  有人说张会祥独断,五年学完12年的课程,必然以牺牲张炘炀作为儿童玩耍的时间为代价。张爸爸反驳说:“我儿子并不比别的孩子玩的少。有时候,他正在学习。有邻居的小孩来找他玩,我从不反对。他节省下来的时间主要是靠高效率和方法。”

  张氏父子的成功是家庭教育的成功,也许制造一个十岁大学生不是一个高不可攀的目标,但是关键问题是,他的将来能学有所成吗?他会身心愉快全面发展吗?这是家长要思考的,也是学校教育所要探索的。我们希望张炘炀可以在这条“神童”之路上走的更远。十年,二十年之后,但愿不会成为现代版的“伤仲永”,才能“泯然众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