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网
全国站
您现在的位置:奥数 > 趣味乐园 > 电影推荐 > 正文

新中国儿童电影六十年的文化年轮

来源:中国教育报 文章作者:李道新 2009-08-04 18:29:42

  

《祖国的花朵》(1955年)剧照

  《两个小八路》(1978年)海报

  《一个都不能少》(1998年)剧照

  儿童电影是一个很有争议的话题,有人说起来热血沸腾,有人则干脆否认它的存在。或许,就在这种尴尬的境地中新中国儿童电影走过了60年,它以自己若隐若现的方式提醒着自己坚强的存在。回顾这些年来儿童电影的发展,我们能够更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努力的方向。就如有人说的,中国儿童电影60年来的最大收获就是知道让儿童的脸由硬变软,变回孩子本来灿烂而天真的面容。——编者

  儿童与电影之间,存在着天然的亲缘性。正如匈牙利电影理论家依芙特·皮洛所言,有些概念和体验,儿童完全可以通过非语词手段予以表达;至于电影,就像儿童思维,也能使话语无法全面把握的内容跃然于银幕之上。儿童思维与电影手段的相互契合,既是儿童电影不同于其他题材(或类型)电影的本质规定性,也是具体评价儿童影片成败得失的主要标准之一。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从1953年上映的第一部新中国出品的儿童影片《为孩子们祝福》开始,儿童电影在生产与传播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也在创作观念、接受效果、市场拓展等方面不断受到来自各个阶层的观众群体的质疑和反思。

  政治化、成人化、训育化的儿童电影观念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1953年至1979年间,儿童电影主要以战争年代的苏区、战地与和平年代的学校、工矿为故事发生的场景,并在这种相对写实、不无政治色彩的电影空间里,展开了中国儿童电影针对新中国儿童必须经历锻炼成长、即将承担国家重任的电影想象。在此过程中,新中国拍摄的大多数儿童电影直接将儿童推向民族的解放和独立与国家的生产和建设空间,把成人作为儿童的模范,或使儿童逐渐以成人自居,很大程度上抹去了成人与儿童之间的心理特点与言行差异,成为这一时期政治意识形态的又一种电影附注。与此同时,形成了一种政治化、成人化、训育化的儿童电影观念,不仅在当时阻碍了儿童电影的发展,而且深刻地制约着1979年以来至今的中国儿童电影创作。

  正因为如此,从新中国成立到1979年前30年的儿童电影实践,其中的许多作品如《为孩子们祝福》、《青春的园地》、《皮包》、《阿福寻宝记》、《大跃进中的小主人》、《人小志大》、《暑假的礼物》、《兄妹探宝》、《小足球队》、《阿勇》、《小将》、《阿夏河的秘密》等,均因无法获得观众的喜爱而很快便被观众遗忘;《接班人》、《父子俩》等影片,因政策变化太快或图解政策过甚,拍成后在当时就未获得发行机会。这些影片大多为响应“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以及“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等政治运动或全民动员而创作,把儿童的生存空间呈现为一些毫无童趣、缺乏生机的所在,把儿童的心理想当然地处理成迎合时政、大而无当的普泛概念,既无必需的儿童思维,也无相应的电影手段,其面目之枯燥乏味,由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