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网
全国站

奥数 > 小学资源库 > 教案 > 小学语文教案 >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 正文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二)》教学反思

2009-07-16 21:14:45     下载试卷     标签:苏教版 六年级 语文

  看图明理 说话拓展 实践积累 形成习惯

  开学第一天,手捧语文教材走进教室,又一次和学生“聊”起“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似乎已经见怪不怪了。是的,苏教版语文教材的一大特点就是十分注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把它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安排一个系列编入教材,在每册开始安排“习惯篇”,意在始终不渝地把良好习惯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

  然而,教材所给予的仅仅是几页纸的图片资料。如果每次谈起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看看表面的图、说说好听的话,就真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吗?我想,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那么,怎样才能在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有限资料的基础上,扎实有效的落实苏教版教材的这一教学重点呢?我在几年的教学中总结了“看图明理、说话拓展、实践积累、形成习惯”的教学想法。

  一、看图明理:让良好习惯在心中萌芽。

  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都对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苏教版教材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安排在每册的开头,自然是具有深远意义的。教材中按一定系列编排“习惯篇”,这些习惯不仅对学生正在进行的学习大有裨益,而且对今后学生继续学习和走上社会都有着重要意义。

  教材以图片的方式直观地向学生揭示教学内容,告诉学生有哪些具体的良好习惯。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教学资源,引导学生逐图观察,清楚地弄懂图片讲述的意思,让学生初步了解该习惯是什么、是怎样的。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讲明道理,使他们明白怎么去做。

  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二)》为例:教材中安排的一个良好学习习惯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提供的图片资料内容丰富,从师生参观天文台、天文展览馆、观摩古代碑刻到游览黄山、漓江、中山陵、敦煌莫高窟、圆明园、故宫等祖国壮美山河和名胜古迹,一一作了图片展示,学生在观察这些图片时,仿佛置身于这些地方,心情得到极大的熏陶。此时,教师开始引导学生说说图上所展示的分别是祖国的哪些名胜古迹,并根据自己了解的情况作适当介绍。接着,让学生谈谈去这些地方跟学语文有什么关系,学生自然会联想到这种方式是走出课堂,走向自然,既是丰富生活,又是开拓视野,是在实践中学习语文。明白了这样的道理,学生自然会受到“在实践中学习语文”的教育。在他们的心灵深处定然会萌发长大了去祖国各地走一走、看一看的情结。

  二、说话拓展:在习惯培养中强化语文能力的提高。

  语文的学习始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明的教师善于在单纯的教学内容中融入语文综合能力的训练。

  “习惯篇”虽然重在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但我们也千万别拘泥于此。过于直露地灌输、“单刀直入”的教育方式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审美疲劳”;如果在教学中适当“旁生枝节”反而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材中的精美图片蕴藏着丰富的信息,教师应该充分把这一“无形”的资源活用起来。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二)》中有许多介绍祖国名胜古迹的图片,教学中就可以让学生说说这些名胜古迹的相关历史、文化知识,并进一步介绍一下自己还知道或去过什么名胜古迹。这一过程的实施,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存储量,而且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发散、训练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等综合语文能力,真可谓一举多得!

  三、实践积累:让习惯在训练中逐步形成。

  “习惯是一种不易改变的行为方式,良好的习惯不是靠一朝一夕或几节课、几天工夫就能养成的。”习惯的养成应该遵循“反复抓、抓反复”的朴素哲理。因此,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不仅是靠教学计划中安排的几节课所应完成的任务,而应成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常抓不懈的工作。

  一方面,习惯的培养要经过严格的训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严格按规范和标准要求学生。教师在自身行为习惯自我约束的前提下,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决不含糊。

  另一方面,习惯的培养要采用多种方法。如有些习惯学生直接通过看图就能明白;有些习惯则需要教师的适当讲解才能使学生弄懂;有些习惯适合当堂演示,就可以让学上前来演一演、练一练;还有些习惯的养成需要经过实践的经历,就需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入社区、工厂、农村去亲自体验和感受......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训练。

  第三,习惯的培养还得坚持不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导致了他们的习惯养成是个反复的过程。许多时候,往往刚刚形成的习惯由于要求的放松便出现滑坡现象,不良的习惯又会重新出现。因此,教育过程中教师对习惯的培养一定要始终抓紧、抓实,防止“回潮”现象发生。在日常教学中要时时提醒、时时督促,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来源:网络

   欢迎访问奥数网,您还可以在这里获取百万真题,2023小升初我们一路相伴。>>[点击查看]

年级

科目

类型

分类

搜索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名师公益讲座

本周新闻动态

重点中学快讯

奥数关键词

广告合作请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备09042963号-15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5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762110 举报邮箱:wzjubao@tal.com

奥数版权所有Copyright@2005-2021 www.aosh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