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网
全国站

奥数 > 小学资源库 > 教案 > 小学语文教案 >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 正文

三年级语文教案——下册1-4单元建议

2009-07-16 12:36:12     下载试卷     标签:三年级 教案 语文

  各位专家,各位老师:

  过年好!今天一至四单元的备课,我依然将专家的讲座、网络上的信息、书本上的资料进行综合,希望给各位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给大家的个人备课带来一些方便。

  咱们先来看看第一单元。(课件出示)这一单元选编了《燕子》、《古诗两首》、《荷花》、《珍珠泉》四篇课文,一个语文园地。前三篇为精读课文,后一篇为略读课文。《燕子》描绘了春暖花开,绿柳轻扬,燕子飞来时的情景;《古诗两首》描写并赞美了春天的景色;《荷花》一课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展现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艳,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画面,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珍珠泉》描写了家乡珍珠般的泉水,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一单元是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为专题组织材料。(出示单元教学目标)我们还会发现,与前两年春季的第一单元相比,这一单元不再局限于讲春天,它的视野扩大了,是围绕着大自然的景物安排的,春天,也是在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中发现的。它所传达出的人文信息也更贴近了我们的现实生活。所以我个人认为,我们在从整体上去看去整合这一单元时,更多的是要让学生通过文本的学习,学会欣赏身边的景物,学会去探究,去发现春天的来临。还要学会用笔去记录、去感悟自己对家乡景物,对春天的理解。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这单元的积累例举。第一课的好词、短语有以下这些(课件出示):乌黑光亮的羽毛,俊俏轻快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活泼机灵的小燕子,蒙蒙的细雨,光彩夺目的春天,赶集似的聚拢来,斜着身子,几痕细线,正待演奏,凑成,增添,横掠,偶尔,五线谱。这是一篇美文,随手拈来,都是好句段。因此略过不说。这一课的读写结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出示幻灯片)我们可以仿写动物外形片断,可以仿照课文,通过自己的观察描写春天,还可以写写自己眼中的小燕子。

  本课生字教学注意点包括燕字的笔顺,聚字的下面不是水,演字里的一横要注意别丢,倦字的右下部份不是巳。漾字的右下半部份是永,不是水。

  第二课的积累可以拓展到交流你搜集到的描写春天的古诗,办一期名为古诗里的春天的手抄报展;给本课的的两首古诗“梳妆打扮”,用自己的话写一写古诗中的景色。

  《荷花》一课语言朴实简洁,但在朴实简洁中不乏美感,这种美,是作者于平淡中创造出绚烂,于平常中寻找出雅致。我以为,这一课有特点的词如下:清香,挨挨挤挤,饱胀,姿势,翩翩起舞,随风飘动,一阵清香,一个大圆盘,一朵荷花,一池荷花,一幅活画,一阵微风。

  这一课的句子积累如下,1、清晨,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这一句通过“一......就......”的句式写出了荷花的香气不但很诱人,而且飘得很远。2、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这个比喻句通过“挨挨挤挤”一词写出了荷花长势的繁茂,可见池中荷叶与荷叶,你靠着我,我靠着你,连成一片,几乎没有任何空隙;通过“碧绿”一词写出了它的颜色;“大圆盘”形象鲜明地突出了它形状上既大又圆的特点。

  这一课的练笔,我们先看这一段,“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花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这一段用三个有的把白荷花描写得形象生动,让学生也用上三个有的,来描写一样事物或一个场景。比如:操场上可热闹了!同学们有的......有的......有的......。我养了十只小猫,每到开饭时间,可有意思了。有的......有的......有的......;他把同学们都逗乐了!有的......有的......有的......。再来看看这一句“这么多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每一朵都是什么样的姿势呢?请学生展开想象。

  本课的生字教学,注意蹈、佛的笔顺;裳常、蜻晴的比较区别。

  《珍珠泉》一课内容浅显,语言优美,四处可拾好词好句。比如:绿色的大绒球不大整齐的石头,黑里透绿的青苔,没有一点儿杂色的蕨草,悄悄开放着的花朵,朴素的花环,青褐色的石头,已经发黑的树叶,密密的树叶,金色的光斑,彩色的珍珠,美丽的珍珠泉。再比如句子“水是那样绿,绿得像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似的。水是那样深,又那样清,清得能看见潭底的青褐色的石头,能看见沉积在潭底的沙粒和已经发黑的树叶。”通过三个“那样”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泉水绿的程度,表达了作者对绿的美感和赞叹的感情。句子“开始,水泡很小,摇晃着越升越高,越来越大,最后在水面绽开了,在扑哧一声中消失了。”则通过拟人手法的运用,将作者喜悦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是围绕第一句,从颜色、形状、声音、水泡消失的变化过程等方面把珍珠泉的特点给写出来了,可以引导学生围绕中心句来写一段话。

  第二单元的主题是爱护周围的环境。它由《翠鸟》、《燕子专列》、《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路旁的橡树》及语文园地二组成。《翠鸟》、《燕子专列》讲述的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路旁的橡树》反映了人们对待植物的不同态度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本组导语提醒学生“留心周围的环境,再想想,为了保护周围的环境,我们能做些什么”,四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以具体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去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要以及他人为保护环境所作出的努力,使其在内心深处,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有所触动和感悟;顺着这个情感发展的主线,教材在《翠鸟》一课后安排了以“调查周围的环境”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提示学生此次活动要求调查的内容,所选择的组织和调查方式;在《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之后,提示学生交流开展活动的方式,整理材料,做好展示和交流的准备;最后在“语文园地”中,对这次的调查活动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拓展和延伸,引导学生围绕专题和此次活动,开展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等学习活动。

  《翠鸟》一课,主要是引导学生找出关键词句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翠鸟的特点,怎样将其表达清楚的。我们先来看看描写翠鸟外形上的特点的词句。颜色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体态小巧玲珑,眼睛灵活,嘴巴长尖,“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翠鸟动作上的特点包括:鸣声清脆,飞行速度极快“爱贴着水面飞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杆上了。”“翠鸟蹬开苇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只有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文中的泡泡“翠鸟的动作真快啊”目的是引导学生注意翠鸟的飞行速度和课文的描写方法。)翠鸟机灵,反应特别迅速,“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

  本课的练笔以第一段为例。从写作方法上看,这一段的中心句是“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围绕这一句,作者通过“头上的羽毛”、“背上的羽毛”、“腹部的羽毛”三个方面来分述,具体写出了翠鸟颜色的鲜艳。在老课文中,这是独立成段的。是一个总分的关系。在段落描写里,总起--分述是一个很常用的方式,这样的方式,句子之间的关系清楚,意思表达的也具体,因此可以指导学生学习运用总起--分述的方式写段。作者还注意到了写作顺序,比如,在介绍翠鸟颜色时,先写头,后写背上,再写腹部。从牵移运用的角度,可以结合《燕子》一课,让学生写写自己熟悉的鸟的外形、活动特点、生活习性等知识。

  《燕子专列》一文运用了倒叙的手法来讲述整个故事。本课关键句之一:一列漂亮舒适的空调列车正准备启程,站台上站满了送行的人。通过“漂亮舒适、站满了、送行”这三个词语,可以体会出人们没有将燕子当作动物来看待,而是将它们当作了富有人性和人情的“客人”,从而更深层次表明人和动物是朋友,要和谐相处的主题。关键句之二: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料峭”一词说明春天的寒冷,而“纷纷,冒着,顶着,踏着,四处”这些词,则表明人们得知燕子的危险情况后内心的焦急之情,以及人们不畏恶劣天气拯救燕子的高贵品质。关键句之三: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儿也不在乎。“通红、僵硬”描写了脸和手受冻的样子和程度,“但,一点也不”是个转折,表明了尽管冻得厉害,但贝蒂却没在意,这两个词突出了贝蒂为拯救受伤的燕子而忘我的精神境界。

  第二自然段里,“气温骤降,风雪不止,长途跋涉,非常疲劳,饥寒交迫”这些词说明燕子生存环境的恶劣。“濒临死亡”写出了情况的极其危急。

  本课补白处之一:于是,政府通过电视和广播呼吁人们立即行动起来,寻找燕子,把它们送到火车站。如果你是播音员,你会播些什么?本课补白之二:燕子在车厢里唧唧喳喳,仿佛在向人类致谢。燕子们都会说些什么呢?拓展练习:对贝蒂的所作所为,你想对她说些什么?

  《一个村庄的故事》应当从整体出发,有重点地去考虑:这个小村庄的前后有什么变化,是什么使小村庄发生了这样的变化,为什么特别强调“斧头”。关键句之一: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地砍下来。请注意句中的两个谁字,一个拎字。两个谁字的连用,表明这里的人们没有任何的约束和限制,去山上砍树非常随便,因此森林被破坏也就顺理成章了,森林遭到过度的砍伐也就有了一个前提--没有人管。“拎”表明人们根本没把砍树当作一回事。关键句之二: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两个不断说明对森林的破坏一直在继续,省略号让人回味无穷,人们对森林的破坏究竟要到什么时候呢?关键句三: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这里用了三个“变成”,构成了一个排比句,它非常强烈地体现了人们对森林的破坏。“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一句,让人看到了低效的利用方式--当柴烧;却又是一种轻易的破坏方式,深刻地表达出了对人们的错误行为的一种遗憾和谴责。关键句之四: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这里的“一切”指人们通过砍伐树木所获得的所有的物品。“什么”突出了乱砍滥伐树木所引发的惨重后果,也衬托出灾害的无情,人类如果不表惜热爱自然,自然会对人类进行残酷胡惩罚。斧头一词在文中出现了五次,是一个象征,人要诗意地栖居,就不能靠技术征服世界。

  本文的练笔,可以写读后感,读完课文,你想到了什么?你能为这个村庄的人们提些建议吗?

  第三单元的主题是:怎样看问题,想问题。包括寓言故事:《亡羊补牢》、《南辕北辙》;成语故事:《惊弓之鸟》、《买椟还珠》;真实故事:《画杨桃》;传说故事:《想别人没想到的》以及语文园地四。各部分内容相对独立,却又紧密联系。

  本组课文,内容丰富多彩,故事情节生动有趣,人物个性鲜明,道理发人深省。这些无不吸引着孩子阅读兴趣。孩子们会为那个丢了羊的人感到惋惜,会为那个南辕北辙的人不禁发笑,笑他的脑袋瓜和他的啤酒肚一样中看不中用。孩子们也会发自内心地佩服更羸,还会实事求是,静下心来想想看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寓言两则》整体教学设计:寓言两则+同步阅读+读书会

  《寓言二则》精选了《战国策》的两个故事,《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意在了解寓言的特点,初步掌握基本的寓言阅读方法,积累传统文化。

  学习完《寓言二则》后,可顺带学习其他寓言故事,只作略读,了解大概内容即可。

  最后开展一次寓言读书会,向学生推荐三本好书:《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中国寓言故事精选》。

  寓言教学的难点在于让学生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并能结合生活体会寓意。直到学生体会寓意时,千万别直截了当的问:“读了这个寓言,你懂得了什么道理。你能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吗?”其实,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提问题。例如:《南辕北辙》一课设计一个想象表达:“你想对那个楚国人说些什么?”“你会怎么劝那个去楚国的人?你还可以用这些话劝劝谁呀?”

  本课关键句之一: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再也”强调了养羊人修补羊圈的结果,说明了有错就改的重要性。关键句之二: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边走。“硬要”体现了这个人的固执和执迷不悟。关键句之三:他的马越好,赶车的本领越大,盘缠带得越多,走得越远,就越到不了楚国。“越......越......越,越......越......”的句式,强调了这个人最后的结局。

  《惊弓之鸟》整体教学设计:惊弓之鸟+成语故事+故事会+小练笔

  《惊弓之鸟》原先是四年级的课文,现在三年级孩子来学习本文是有一定难度的。主要难点在理解关键词句和体会更羸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上。

  这里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直观呈现方式,降低孩子理解的难度。我想课的教学重点还应放在理解词语,运用语言上。

  比如“愈合”的理解,就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式学习。

  师:“你从文中的哪些地方看出大雁的伤口还没有愈合?”学生找到: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就不难理解愈合这一个词了。

  这篇文章还适合让学生大胆质疑,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比如提示语有这样一个问题:“真有这样奇怪的事吗?”

  老师可以让学生猜测:“一开始,魏王听了更羸的话后会有哪些疑惑?”

  生:“更羸为什么不用箭也能射下大雁呢?”

  生:“更羸凭什么说这只是受过伤的大雁?”

  生:“身边其他人为什么没有想到这一个办法?”

  学生主动探究思考讨论之后更羸的形象也就突显出来了。

  课文上到最后,必定要说故事带给人们的启发。一般我们都会问:“你学了这篇课文后有什么启发?”“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特级教师杨明明老师就换一种方式问,效果可更好。

  师:“到底是什么害死了这只大雁呢?”

  学生有可能说是善于观察、仔细推理的更羸,有可能归结到大雁自己吓唬自己,心理素质不够好。这样就产生了多元理解,文本也就变得活跃起来了。这时老师还追问一个问题:“这一个成语有什么意义呢?”

  学生既可以从更羸的角度讲:平常我们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这样就会有新的发现;也可以从“惊弓之鸟”的角度讲。这时老师就补充了语言训练:“这只受过伤的大雁,只要......就......”既扎实地训练的语言,又潜移默化的明白了道理:这条成语就是告诫那些受过惊吓的人不要不大雁的后尘,一箭双雕。

  《惊弓之鸟》学完之后,可以让孩子去阅读更多的成语故事。“语文园地”就安排了一则《买椟还珠》的故事。学生们可以选择一则有趣的成语故事,精心准备一下。然后再班上开展一次讲故事的比赛。最后评出优秀选手,“现身说法”,到一年级给小弟弟小妹妹讲故事。从中,孩子一定会感受到阅读的快乐,成功的喜悦,阅读兴趣也就会随之再进入高潮。

  此时,可以布置一篇小练笔:《有趣的成语故事》、《精彩的故事会》、《我到一年级讲故事》、《今天我获奖了!》等等。老师选出优秀的小练笔,张贴在教室墙报上。

  本课课关键句之一:“啊!”魏王看了,大吃一惊,“真有这样的本事!”与前面“你有这样的本事”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魏王从怀疑到惊叹到佩服的心理变化过程。关键句之二: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上高处飞。这句话通过关联词“一......就......”将大雁如何成为“惊弓之鸟”的过程紧密地串联起来。

  《画杨桃》的教整体学设计:画杨桃+口语交际+习作+读书会2

  《画杨桃》通过一件真实的小事引出一个深刻的道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学上,可以让学生亲身实践中学语文,在语文实践中提升对生活的认识。在他们的脑海了留下深深的烙印。

  一、亲身体验--吃杨桃

  上课前,老师特意选了几个颜色不同、成熟程度不一的杨桃切成小片,分给学生品尝。

  有的孩子一拿过来就塞进嘴里,结果酸得直眯眼;有的孩子拿在手里舍不得吃,用舌头轻轻地舔着;还有的孩子拿在手上玩儿,还不住地说:“瞧,我的是一个绿色的五角星”‘“我的是一个黄色的海星”......

  二、阅读感悟--《画杨桃》

  1、引导学生用心读课文,一边读书,一边思考。

  2、指导学生读正确、读通顺、读懂课文,

  3、探究活动: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讲了一个什么道理;课文中的老师是怎么让孩子们明白这个道理的。

  4、延伸:同学们,课文读到这里你们有些什么话想跟大家说吗?

  老师启发学生拓宽思路:我们在平时的哪些事情上、哪些时候也要用上这些方法,也能说明这些道理?如:写作文要认真观察,要写真情实感;要从不同的角度,实事求是地评价一个人,这样才公平、准确......

  5、过渡: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不仅读懂了课文中所讲的道理,还能有这么多自己独特的理解和看法。如果同学们能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真正运用这些科学的方法,那才算真正读懂了这篇课文,你们能运用吗?“

  三、认知升华--谈杨桃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画杨桃》这篇课文,在上课前我们还一起吃过杨桃,谁来说一说杨桃的味道?”

  2、到底是甜的对还是酸的对?

  3、学生争论,各抒己见

  4、引导孩子感悟老师是考验我们是不是真的能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问题!--师:大家吃的不是同一个杨桃?那刚才为什么还说别人不对呢?

  5、回归课文,再读老师讲的一段道理,加深印象。

  本课关键句之一: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这句话写出了我牢记父亲的话,以“眼见为实”的精神,准确地把看到的画下来,为下文发生的事埋下了伏笔。关键句之二: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我们就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这句话一语双关,表面上是说画画时要注意角度,事实上还告诉我们做事要实事求是,相信自己。

  第四单元就像一部童年纪录电影。它由《和时间赛跑》、《检阅》、《争吵》三篇精读课文与一篇略读课文《绝招》和语文园地四组成。以“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为主题展开,有孩子顿悟人生要珍惜时间的道理,有同伴之间的尊重和互助,有同学之间的争吵,还有童年小伙伴比绝招的趣事。在本单元中,学生要能初步掌握“抓关键词句深入体会”的阅读方法,逐渐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阅读习惯。

  我们阅读一篇作品,重要的是从整体上了解讲了什么事,使我们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而文章的总体精神,又常常是通过重点部分来表现的。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聚焦重点才能“以少胜多”,培养学生的精读能力。《和时间赛跑》一文难点突破抓“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一句的理解。用爸爸、外祖母、太阳、鸟儿来帮助理解这句话。爸爸说的话为什么让我感到可怕,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阅读教学有一些“常规”,如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到整体。“常规”体现了阅读的心理过程和儿童认识规律,不宜轻易改变。但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特点,“千篇一律”的教法必然令学生望而生厌。“常中有变,变中有常”是比较明智的做法。《检阅》一课难点突破可从重点句段辐射全文。看到儿童团员,观众们说些什么?为什么说“这个小伙子真棒”?为什么说“这些小伙子真棒”?《争吵》一课引导孩子抓住关键字“挨”,体会它到底好在哪里?学生通过联系前文,结合朗读,体会到主人公的犹豫、矛盾的心情。之后,可以让学生在课文中找找类似的字词,体会含义,欣赏用法并让学生结合实际运用语言,“生活中,你碰到过这个词语吗?”

  本单元课文还可以挖掘空白,让学生在合理想象中,与课文对话中,深化对课文的理解。比如:(课件出示)《检阅》一课第六自然段“劝他不去?要不把它放在队尾?再不就把他藏在队伍中间?可是跟他怎么说呢?谁去跟他说呢?”这里为教师挖掘学生心灵深处更为珍贵的东西找到了契机。问题设计:(课件出示)

  “如果你是儿童队员中的一员,你会怎么处理呢?为什么?”

  “同学们,你们碰到过类似博莱克这样的事吗?”

  “同学们,你们想想,腿有残疾的博莱克是不是更需要大家的鼓励和信任呢?那么此时的你会怎样处理博莱克这件事呢?”

  本单元的教学除了和课文对话,与主人公一起成长,一同体验之外,还应回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让学生联系各自的生活实际,分享童年的快乐。比如口语交际和习作就是说说写写自己学本领的故事。《争吵》的课后练习还有一次小练笔,写写和同学发生过的一件事。写的内容不一定是争吵,注意引导孩子写印象深刻的事,写真实的事。

  朋友们,谢谢大家的倾听,请多多指教。最后,我的结束语,我想用我的标题,慢慢走,欣赏啊!作为与大家一起在语文这条路上行走时的共勉。愿我们每个人,都在其间找到乐趣,采撷到自己想要的花朵!

来源:网络

   欢迎访问奥数网,您还可以在这里获取百万真题,2023小升初我们一路相伴。>>[点击查看]

年级

科目

类型

分类

搜索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名师公益讲座

本周新闻动态

重点中学快讯

奥数关键词

广告合作请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备09042963号-15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5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762110 举报邮箱:wzjubao@tal.com

奥数版权所有Copyright@2005-2021 www.aosh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