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网
全国站
您现在的位置:奥数 > 家庭教育 > 父母必读 > 正文

有心父亲炼就了小发明家

来源:数学专业网 2008-01-28 10:42:05

 

  尽管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院士赞誉他为“清华爱迪生”,但邱虹云毕竟还只是清华的一名普通大学生、一个尚未毕业的大男孩儿。所以,当他的高科技发明竟然引致各界商家争相投入数千万资金时,世人不禁啧啧称奇。但是他的父亲却并不感到意外—从儿子两三岁时就雄心勃勃要种出满树“糖果”开始,父亲就已经预见了这一天的到来。

  因为邱家住在城乡结合部,小虹云在外玩耍常会见到农民种地的情形,所以那天他决定种一棵属于自己的树时,其实是蓄谋已久。

  模仿着农民伯伯耕种的样子,他先在阳台的花盆里挖个小坑,然后把自己最喜欢吃的糖果“种”下去,掩上土,最后还不忘煞有介事地撒了泡尿施肥——在他心目中,这里最终将长出一棵“糖果树”来,上面将会结满他最喜欢吃的糖果,五颜六色,一摘一大把,绝对不要钱……

  父亲邱名丹是不经意间发现这件事的。他当然知道这棵“树”长不出糖果来,但他没有半点指责儿子天真、瞎胡闹的打算,因为他意识到,这其实就是孩子发明意识的最宝贵的萌芽。从那以后,爱迪生等大发明家的故事就成了小虹云听得最多的“睡前故事”,而如何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走上科研发明之路也就成了邱名丹经常思考的一个“课题”。

  发明的前提是对事物穷究不舍的探索兴趣,孩子本不缺乏这一点,倒是不少家长的横加干涉浇灭了孩子的热情。因此,每当小虹云拿着一个个玩具又拆又装、大搞“破坏”的时候,邱名丹总是饶有兴趣地坐在一边看,并时刻准备着在儿子“搞不掂”时亲自出马。有父亲作坚强后盾,小虹云的胆子越来越大,家中的闹钟、半导体收音机、收录机……全成了他的拆卸对象。外人惊讶:“好好的东西弄坏了不可惜吗?”邱名丹却只是笑:“有失必有得嘛!”

  到了识字的年龄,邱名丹开始着意培养小虹云对科学知识的兴趣—他在家中墙壁上贴出了五颜六色的元素周期表来吸引孩子的视线。果然,小虹云“上当”了。他踮起小脚、仰着脑袋左看右瞧,觉得很有意思:“那上面画的到底是什么呀?”邱名丹抱起儿子:“这个叫‘氧’,那个叫‘氢’。还有一个叫‘铜’,一个叫‘铁’……”孩子的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尽管当时听得懵懵懂懂,但小虹云的确已经开始对这些花花绿绿的线路、千奇百怪的名称产生好感,到后来真正开始学习理化知识时,很多别的孩子颇感陌生的概念,都让他感觉到无比亲切、熟悉。

  要搞发明,动手能力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素质要素。所以读小学时,邱虹云就从父亲那儿得到了一个意义深远的礼物—一小本PH试纸。一遇石灰,它马上变成蓝紫色;放置在橘子皮上,它又变成浅红色了……小虹云兴奋得大叫,缠着父亲问个不停。邱名丹抓住机会,不仅解答了孩子的迷惑,还教会了他自制试纸、自行试验—你已经是大孩子了,可以自己来、自己试了!

  为了配合儿子的“科学试验”,邱名丹在家中不大的转角阳台上见缝插针、动手装置了一个简易试验桌,这张桌子很快成了儿子的乐园。为了激发儿子的成就感,邱名丹还常年锁定一些少儿科普杂志上的“小制作”栏目,让儿子依葫芦画瓢,先后制成了变色闪烁灯、无线电发射器、双卡收录机等等。

  邱虹云在父亲的引导下,一步步地把书本的知识和自己的创意变为手下实物的时候,发明的欲望也一发而不可收拾。也正是这种由父亲及时发现、恰当鼓励、有效引导的发明欲,成就了今天的邱虹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