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网
全国站
您现在的位置:奥数 > 小学新闻 > 教育资讯 > 正文

小升初特长生测试,家长凌晨校门口排队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文章作者:张学军 2007-05-21 13:55:05

“孩子,别紧张”

 

  5月19日,北京市海淀区一所市级重点中学举行小学升初中特长测试。为了孩子,一些家长凌晨就赶往学校门口排队。早晨8点不到,学校门口已排起了长队。校园里,随处可见拿着各种获奖证书走来走去的孩子及家长。

  测试开始后,孩子们依次走进教室,在考评老师面前展示才艺(图②)。由于过于紧张,一位考生竟想不起事先准备好的曲子,他着急地哭了(图①)。老师安慰他:“孩子,别紧张。”而在测试现场门口,许多家长在焦急地等待(图③)。

  据了解,这所重点中学今年仍将举办“教改实验班”。在举办特长测试的同时,“教改实验班”的咨询活动也在进行,一些学生已经领到了报名通知书(图④)。

相关链接 

考孩子更考家长

  “五月的日子真难熬”

  本报综合消息又是一年的5月,择校大战又在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为执行新的义务教育法,各地教育部门纷纷下达“禁择令”,然而记者近日在广州、上海、北京等地调查发现,禁令之下,“择校热”在各种名目的掩饰下依然炽烈。

  5月12日?14日是广州市越秀、荔湾、海珠、天河四区为期3天的2007年小学招生报名日。按照国家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学校要坚持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禁止招收跨区择校生。每学期开学前,广东省教育厅等各级教育部门,都会重申这一规定。然而,记者走访一些小学看到,众多家长早上6点多就到学校门口排队给孩子报名,人山人海之势一如往年。一位家长说,目前,三种人可以进入好学校,一是成绩好、证书硬的学生,例如在“奥数”、英语等级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二是交择校费的学生;三是有关系的学生。在证书、金钱、关系的综合“较量”中,家长的压力最大。“不考试的‘考试’,对家长是更大的考试。”

  广州的情况是各地择校热的一个缩影。按照北京市教委小升初的要求,今年禁止任何学校通过自行组织的考试或测试录取学生,不得以荣誉证书、等级考试证书作为录取学生的依据。但是,一纸禁令并没有遏制择校大战。近几天,北京市一些初级中学开始受理小学毕业生体育、艺术、科技“特长”项目报名和测试。许多家长凌晨就赶往学校门口排队,带着孩子在多个学校之间往返奔波。一位家长抱怨说:“5月的日子真难熬。”

  在上海,尽管市教委最近规定,由优质公办初中改制而来的民办初中在自主招生时不能组织与学生见面。然而记者却发现,有学校又出新招??通过面试家长来考查学生。此举一出,个别名校门口即出现了家长排长队替子女“面谈”的场面。有的家长甚至连房产证和自己的学历证书都一并带来了。

  在面谈时,家长的学历怎样?职务和收入情况如何?甚至连多大居住面积也在询问范围之内。一位老师透露说,由于学校不能面试学生,学校就通过了解家长的水平来推测孩子的能力。一般来说,父母学历水平较高,教育理念开明,教育出来的孩子也会比较优秀。

  专家认为遏制择校热关键看政府

  赶“群羊”,不赶“领头羊”

  教育专家杨东平认为,我国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选择了走培养“尖子”的精英教育路线。层层设置重点学校的制度,加剧了教育资源配置的失衡,导致区域内学校之间差距拉大,造成大批“弱校”,成为阻碍实现教育公平的一道“硬伤”。在推动义务教育公平方面,政府的态度和工作的力度决定了效果。

  教育专家熊丙奇认为,政府最主要的工作,是均衡教育资源的配置,这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前提和基础。单纯靠发禁令,管住学校招生环节,而不采取有力措施,尽快缩小办学差距,并不能解决深层次问题,只能事倍功半。

  熊丙奇说,从长远看,解决教育不公问题的唯一路径是通过各级教育部门持之以恒的努力,使义务教育阶段各校办学条件全部达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地方政府要下决心,既要有魄力,又要有耐力。安徽省铜陵市均衡教育资源、实现无择校用了10多年时间;创造县域教育资源均衡经验的河南省新郑市也用了8年时间。这些地方的做法是,除资金向薄弱学校倾斜外,还把许多业务水平高的校长、老师派到弱校。对学校的年终考核也不评等级排名次,只调查各校存在的不足,再帮他们弥补。这种赶“群羊”不赶“领头羊”的做法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