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网
全国站
您现在的位置:奥数 > 小学新闻 > 教育资讯 > 正文

重点学校“掐尖” 教育资源失衡 择校费到底该不该取消

来源:青年时讯 2006-04-07 11:09:17

北京择校费近年不会超过3万元  

    在机关工作的周女士最近经常和同事讨论北京市南城的哪所小学好,可是她的儿子今年只有3岁。同事都说她是神经质。周女士可不这么认为,她说要“未雨绸缪”,不管通过什么办法,都要让儿子上个好学校。眼下,小学升初中已经不再进行考试,那么什么样的小学才算是好学校呢?周女士认为,能划进好初中的小学和传统名校就是家长心目中的好学校。周女士说,孩子在好的小学里学习,整体素质就比较高,再进入好的初中,加强文化课的学习,将来上高中、考大学都比其他孩子把握要大。这也是很多家长追捧名牌小学的主要原因。

    记者日前从北京教育考试院了解到,根据2006年中招工作规定,公办普通高中择校生要纳入招生计划,统一管理。根据规定要求,择校生志愿录取时与其他志愿一样,按照考生成绩和志愿顺序依次进行录取。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要考虑自身家庭经济情况,如被择校生志愿学校录取,考生应按规定交费报到,不得顺延至其后的公费高中或其他志愿。根据相关规定,择校生人数应不超过招生计划的20%;分数不低于正常录取分数线20分;择校费标准每人不超过3万元。

    此外,记者从来自教育部方面的最新讯息显示,2006年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要以学校为单位计算,每个学校招收择校生的比例最高不得超过本校当年招收高中学生计划总数的30%,比例低于此标准的不准提高。据教育部监察局局长刘金平介绍,教育部2006年将继续巩固完善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限分数、限人数、限钱数的“三限”政策,严格限制择校生比例和收费标准,力争逐年有所降低。

    多数人认为应该取消择校费

    该不该取消择校费?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了6位市民,其中4位表示应该取消,两位认同。

    董女士同意取消高中择校费。她认为它的存在会暗示孩子:只要有钱,不用通过个人努力也能到重点中学接受优质教育。在心理发育成长时期,这种意识会对孩子今后的人生道路产生不良影响。一位姓许的先生说,公立学校是公共资源,拿公共资源来为一部分人谋求私利,肯定是不对的。收择校费充实了学校的小金库,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原则,让穷人的孩子失去希望,从小就产生仇富心理,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黎先生说择校费本身就是不公平待遇的表现,它只能加剧贫富分化,把穷孩子挡在重点学校门外。取消高中择校费一举两得:既可体现教育公平,又可杜绝腐败。教育面前人人平等。否则会使富者越富,穷者越穷。

    但也有不同意取消择校费的,一位家境相对比较富裕的家长说,在保证大多数人通过努力能考上优质学校的前提下,不应该取消择校费。否则资金会流向国外优质中学,况且收取的钱也可以用于穷人办教育。另一位大学生表示不应该取消:“我也是学生,考试一时考差也是很正常的事。如果不慎失手,考不上高中,父母又没办法走后门,前途就不一定光明了。我有一位同学也是择校生,上高中后发挥出真正水平了,成绩一样非常优秀。既然这样,何不给学生们一个机会呢?”

    对于目前择校费较高的原因,教育界人士认为这是和学校“掐尖”愈演愈烈、经济条件好点的家庭都想把孩子往有名气的学校送相关的。结果形成了教育资源配置一边倒的情况,而薄弱学校的改造力度始终不见大的成效。因此要根治这一现象,必须让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择校行为并非家长们的诉求

    对于“小升初”过程中择校风盛行的现象,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杨东平认为,择校行为并非家长们的诉求,从根本上说,是“重点”与“非重点”之间的巨大差距倒逼出来的。杨东平说,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90%以上的学生将升入高中,因此初中教育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的教育,家长必然会考虑义务教育的公平问题。

    在近日提请审议的《义务教育法修订草案》中提出这样一条规定:各级政府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不得以任何名义将学校分为重点和非重点。杨东平指出,这是首次通过立法的方式明确,政府将不再人为地制造和扩大公立学校之间的差距。这一方面是重点学校的巨无霸地位已经形成,短期内要求薄弱校与之缩小差距并不现实。另一方面原有的重点中学找到了示范学校、星级学校、实验学校、假民办等新的变种。

    杨东平认为,在这样的利益驱动之下,一些地方政府仍会把有限的教育资源向重点学校倾斜。消除重点学校制度靠的是政府行为,否则即使写入了义务教育法,最后也可能沦为一纸空文。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程方平近日完成了《海淀区教育均衡化调查》。调查显示,即使是在教育最为发达的北京市海淀区,也存在公立学校教育发展的极度不均衡。在城镇,有18.2%的初中、50%的高中和27%的完全中学属于薄弱校。

    在各学校认为“教育存在的问题”中,“学校间教育条件不一、差距过大”排在第一。

    在学校里的表现是成功就业关键

    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分党委副书记朱平平说:经小升初、中考、高考,考生从千军万马中冲到大学,有的家长和考生产生了学个好专业一劳永逸的思想,但是现在的就业压力如此之大,上了好大学,念了好专业不等于进了就业的保险柜,朱老师认为学生在大学里的表现才是决定今后就业的关键。

    中国的本科教育从以前的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大学就是打基础的阶段。除了学习,学生在大学里更重要的是练习人际交往、参加社会活动,把自己锻炼成具有合作精神、拥有健康心态、能吃苦耐劳、有竞争力的“准社会人”。朱老师说,自己的学生中具有这些素质的都找到了好工作。关键是现在大学“窄进宽出”,学生们上了大学,愿意锻炼自己、磨练自己的太少。考生们无论学什么,在哪儿学,只要大学四年不虚度,将来一定会有好的发展。

    链接

    调查显示:多数学生看重择校

    《北京考试报》日前就“择学校还是挑专业”这一话题做了一次随机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主要是经历过高考的大学在校生和毕业生。30份调查问卷结果显示,选学校为主的占50%,选专业为主的占33%,两者兼顾的占17%。优先选学校的理由:“专业可以换,学校就不容易了。”、“找工作的时候,学校好会占点便宜。”、“专业只是一个概念,学风、校风才是重头。”、“去差的学校丢脸。名校、重点大学的号召力大”、“如果能挤进重点高校,还是学校比较重要。”重点大学从师资到硬件都具备优势,对考生而言是毋庸置疑的。学生在这里可以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重点中学:择校费3万-6万很平常

    据《重庆商报》报道,当地高中生择校将纳入统一招生计划招生人数及收费标准,市级重点高中择校费每期不得超过5000元,某些重点中学择校费3万元/人(起步价),然后按低于分数线每1分加收1000元计价;主城区一些普通中学的择校费都在一万元左右;连某些贫困县重点中学每个择校生也得交1万-2万元。最顶尖的中学择校费三年下来有高达6万元的。重庆市教委将于今年内出台有关择校的政策法规,并力争在三年内基本消除教育乱收费问题。

    未雨绸缪:家长为择校花钱买房

    为了让孩子进好小学,有的家长不惜花钱买房落户。北京市某小学就曾在新生摸底时发现,一些无人居住的半地下室也落上了户口。一些家长不惜花十几万甚至是几十万元去买一间永远不会去居住的房子。家长对名校的渴求,提升了一些名校学区内的房屋的价格,一些靠近名小学的房子,因为能提供就近入学的便利,身价大大超出其本身硬件所具备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