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网
全国站
您现在的位置:奥数 > 家庭教育 > 父母必读 > 正文

初二女孩街头地铁卖艺筹集学费 虽贫困却很温馨

来源:深圳青少年报 文章作者:   2010-04-04 11:44:08

丽华和爸爸在院子里合影

丽华和爸爸在院子里合影

丽华在街头表演

丽华在街头表演

  她从七、八岁开始在街头地铁卖艺,为自己筹集学费。面对残疾的父母、贫困的家庭,小小年纪的她笑称:“对于人生来说,磨炼越早越好。”她,就是侨香中学初二学生陶丽华。丽华和爸爸的故事很伤感,但同时也很温馨。

  A爸爸:女儿是我最大的宝贝

  联系采访时,陶丽华的爸爸陶杰文对我说:“你下周二来吧,那天她刚好要上二胡课。平常她很晚回家。”

  3月23日,我如约来到园岭新村陶杰文一家租住的地方——非常逼仄的一间房子。陶杰文安静地坐在院子里用残存的双臂翻着一本股票的书。于是,我们就在院子里聊了起来。

  虽然失去双臂,陶杰文看上去却很乐观。他告诉我,他是在21岁时遭遇高压电意外失去手臂的。由于残疾,多年来一直没有稳定的工作,平时什么能赚钱他就做什么,哪里有钱赚就去哪里。他曾帮别人卖过字画,也卖过自己创作的吹画,有时也推荐股票给别人,挣点佣金。虽然挣的钱都不多,可他从不失望,总想着,少是少,却好过一点收入没有。

  正说着,他的手机响了,是短信息,他用残存的手臂从腰上掏出手机,放在腿上,再用光秃秃的手臂一下一下地按着上面不同的数字键,然后将手机放回腰上的手机袋里。虽然整个动作非常繁琐,却也流畅。

  看到我惊讶,陶杰文笑道:“我什么都可以做,包括骑自行车!”

  这时,我注意到他的脖子上用深蓝的墨水纹着四个字:奋发图强。

  “为什么要纹这几个字呢?”我问。

  陶杰文说:“激励自己。虽然身体残疾了,但一样可以努力。”

  人残志却高的陶杰文,说自己虽然没有上过几年学,却很喜欢读书,什么书都爱读,尤其爱读名人故事。像李嘉诚、李连杰等人的故事,就曾极大地鼓励过自己。当成了家,做了父亲,他又把这些故事讲给女儿小丽华听。

  或许是自身残疾的原因,陶杰文对女儿丽华最大的期望就是:希望她能有一技之长。他说:“不管是残疾人,还是正常人,都不能依赖别人来生活。”

  家里这么困难,怎么想到让孩子学音乐呢?

  陶杰文说:“因为没有正常收入,家里一直买不起电视机。但为了让女儿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就买了收音机。于是,收音机成了女儿形影不离的好伙伴。女儿最喜欢听音乐节目,另外,也很喜欢听故事。”

  看到女儿这么喜欢收音机,陶杰文非常高兴。一家三口也因此经常围坐在一起听收音机。至今,他仍固执地认为:收音机比电视机好。因为听收音机能学到许多知识,而看电视只是在浪费时间。

  决定让女儿学二胡,主要考虑到女儿喜欢音乐。还有,陶杰文始终认为:与其给孩子多少钱,不如培养他拥有一技之长,至少将来生活上可以不依赖别人;另外,二胡便宜,自己能买得起。要是将来女儿能学成二胡,再学其他也容易,乐器都是相通的。

  那么,为什么想到让孩子去街头表演呢?

  陶杰文坦言:“家里实在没钱交学费了,而学习又不能中断。只好走出这一步。”

  “舍得吗?她那么小?”

  “女儿是我最大的宝贝,我当然不舍得。何况她那时才七八岁。可是,我转念一想:她迟早要接触社会、接受磨炼的。再说,每天都要练琴,就当换个地方练琴吧。”

  B女儿:爸爸是个双面人

  正说着,陶丽华放学回家了。一身校服的她,看上去很青春、阳光。看到我,她乖巧地迅速放下书包,拿过一只小凳子,然后静静地坐在我的面前。她的额头布满细微的青春痘,清澈的双眼,毫无心机地微笑着。突然,我的心里一动,仿佛面对的是自己的孩子。

  我说:“丽华,你比照片上长大了。更漂亮了。”她开心地笑了。

  我很喜欢她笑。因为这笑,我暂时忘记了她身旁残疾的父亲。

  我们说起了丽华第一次上街表演的事。丽华有些腼腆道:“那次好像只挣了几块钱。当时紧张得不得了。因为刚学二胡不久,只会一只曲子,只好反复地拉着。可是,又担心别人听烦了,于是就想,下次要尽快多学一些曲子。”

  目前,丽华已经通过了二胡八级考核。

  说到学琴,她说自己也曾经想放弃。可是爸爸问她:“车子在高速公路上奔驰,突然停下来了,后果会怎么样?”

  丽华答:“危险。”

  爸爸告诉她,做人的道理也一样。要是一个人突然放弃了自己的理想,也是很危险的。这样的人,什么也做不成。

  在爸爸的激励下,丽华再次鼓起勇气,坚持了下来。现在,她已经深深地爱上了二胡。她说自己的梦想就是当一名音乐家。

  丽华说,虽然家里穷,但有音乐作伴,她感觉自己比别人富有。

  在她拉过的曲子中,她最喜欢刘文金的《三门峡畅想曲》。每当拉起这支曲子,她的内心就会充满欢愉,脑子里就会升腾起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浑身就会有一股使不完的劲。她把这股劲叫做“积极向上”。

  可是,当我们说起明年、初中毕业后她将去西安上艺校时,她刚刚还是神采飞扬的脸上,突然阴郁了起来。慢慢地,晶莹的泪珠一颗一颗地从她的眼眶里滑落下来。

  让丽华难过的是,她走了,就没有人来照顾父母了。

  而残疾的父母,是她这辈子永远无法割舍的牵挂。

  丽华含着眼泪给我讲了一个她小时候的故事。一天,她不小心额头摔伤了,鲜血直流。爸爸看见了,赶紧飞跑过来,用自己残存的双臂夹起她,然后拼命地赶的士,上医院。因为跑得太急,脚上的大拇指踢到了石头上,大拇指盖翻了过来,流血不止,但是爸爸却仿佛没察觉。等到了医院,要下车时,爸爸才发现,脚趾上的血已经把的士车都染红了一片。

  当医生为丽华处理好了伤口后,爸爸抱起她就要回家时,医生问爸爸是否要为他处理一下脚上的伤,爸爸却说没关系,不需要治疗。

  “流了那么多血,怎么不需要治疗?爸爸就是不想再花钱。”丽华哽咽道。

  丽华说,妈妈由于年轻时出车祸,失去了一条腿,身体一直不好,无法做家务,有时精神也不太好,像最近,妈妈就住进了医院。所以,从小到大,爸爸对丽华而言,就是一个双面人,始终身兼两职:既当爸爸,又当妈妈。在丽华心里,爸爸特别慈祥,也非常细心。长这么大,她从来没有听到爸爸抱怨过什么。再大的事,他好像都能扛起来。丽华笑着说:“阿姨,你能想象吗?爸爸虽然没有双手,可却能帮我修单车。而且车技也比我好。有一次,我们去买东西,我骑车带他,却把他摔伤了。从那以后,都是爸爸骑车带我。”说起爸爸,丽华掩饰不住一脸的骄傲和崇拜。

  我忍不住问了丽华一个残忍的问题:“有没有想过:要是生在父母都健康的家里就好了?”

  丽华摇头:“没有。越早锻炼自己越好。磨炼是一件好事。至少我现在比同龄人更能承受压力。”

  的确,随着年龄的增长,丽华已经越来越懂事,越来越坚强。从最初街头卖艺时害怕碰到熟人,到现在能坦然地跟熟人打招呼,她真的如凤凰涅 .

  而面对人们的各种议论和猜疑的眼光,丽华也能泰然处之。她说:“他们不知道实情,有疑虑可以理解。”

  现在的丽华,依然会在周六周日去街头或地铁拉二胡。“我已经长大了。要是我能自己挣一点钱,爸爸就会少辛苦一些。”

  采访结束,丽华主动提出送送我,这让我既感动又意外。做记者多年,采访过不少英俊少年,虽说他们各个都彬彬有礼,说到底也只是礼节需要。像今天这般贴心的礼遇,却还是头一回。我立刻说:“好啊!”说完,我们俩相似而笑。我们用笑来表达自己对对方的善意的尊重——她用孩子的,我用成人的。我们殊路同归。

  所以,我希望,不论你是谁,不论你在哪里,当你有机会遇到她,如果你不能帮助她,请你在心里默默祝福她——让我们用善意来成全一个女孩的美好梦想,哪怕能让她离自己的梦想近一点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