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网
全国站
您现在的位置:奥数 > 家庭教育 > 父母必读 > 正文

群众对中国教育的五个疑问

来源:本站原创 文章作者:匿名 2009-11-12 14:07:57

  每年在一开学的时候,相信很多享受“义务教育”、正准备“小升初”,或者已经面临中考(“初升高”)的孩子的家长,都和我一样,不得不为孩子的上学问题不辞劳苦奔波在各个“心仪”的学校之间,让孩子实现成为名校中的一员。
  我曾经也是一个学生,也曾站过好几年的三尺讲台,因而对教师这一称谓很是敬重。然而,面对时下某些“公立学校”和“人民教师”的所作所为,我极为“汗颜”。在国家注重“提高全民素质”和大力呼吁“复兴中华民族”的今天,我们伟大祖国的未来建设者却要从小就为自己的上学问题承担莫大的精神压力和学业压力,这不能不令人对我们的教育产生诸多迷惑和疑问。
  教育究竟为哪些人服务
  新中国自建立以来,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提倡“教育面前人人平等”,也就是把教育当成我们这个国家全体人民都应该享受的一种社会福利。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尽管存在着城乡差别、发达和欠发达的差别以及富裕与贫寒阶层之间的差别,但国内大多数地区的大多数孩子还是有学可上和有可能“鲤鱼跳龙门”的。
  然而,忽然有一天,市场经济的强劲东风吹进了百年树人的教育领域。于是乎,全国各地的大中小学校都“经济”起来。且不说教师们想着方儿的去兼职捞外快,仅是见天就涨的学杂费和书本费以及想起来就收的什么费(姑且统称之为“进校费”吧),就把不少的孩子挡在了校门之外。大学的高收费,不仅让许多莘莘学子望校生叹,而且令一些偏远落后地区、甚至一些小城镇里品学兼优的“穷孩子”,过早地离开了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无论大学、中学还是小学,一段时间内,只要是个“好学校”,就几乎成为了有钱人家子弟的乐园。考试分数不够,可以用父母兜里的钱去凑,或者用父母手上的权力来凑。甚至于在大学校园里,专升本或考硕、考研也可以由此通融。正因为这样,在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国家中,买卖文凭居然形成了一个蔚为大观的市场。问题恰恰在于,我们这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有钱人”或者说社会精英阶层,只占了很少的一小部分。即使今天我们已经可以自豪地对外宣布:国内年收入12万元者正自行申报纳税,而且这个群体的人数已然“相当壮观”,但“人民大众”的真正含义,还是在广袤的农村具体体现。
  就社会发展的现状而言,九年义务教育早已不能满足在当今社会就业的基本文化水平要求。更何况大量的农村孩子涌进了城镇,他们中的父母,大部分是低收入者,而且绝对享受不到与“城里人”一样的福利和待遇。不知道我们的教育部门在作出重大决策时,是否认认真真地进行过全面的社会调研?是否真的觉得,教育已经可以当成一个可以赢利的产业来予经营?是否寄望于“多快好省”的培养出一些(有钱的社会精英的后)精英来就此推动整个中国的发展,以及由他们带领中华民族复兴?
  前不久,温家宝总理曾提出要学学“穷人的经济”。教育部门是否也应该关注一下“穷人的教育”问题了呢?任何时候,指望通过教育本身来“发展教育”或者发家致富,都是对教育的莫大亵渎。
  教育资源是否应该高度集中
  毋庸置疑,教育和其它社会化服务一样,首先考虑的就是应该如何给老百姓提供便利,同时也给我们国家未来的建设者们营造安全的环境。也就是说,教育资源的配置和优化,是要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聚集地相依托的。无论是“高尚生活社区”还是现实意义上的“贫民窟”,只要那里的人口达到了一定的数量,而且拥有适学的孩子,我们的学校就应该在那里现身。
  从提高全民素质的层面上来看,越是经济条件不好的地方,越应该大力配置优质的教育资源。在全世界都在宣扬“知识改变命运”和“知识就是经济”的今天,就中小学而言,教育资源过分地向城市高度集中,或者在城市中又过分地向某些“高档”地段集中,而不是面向整个社会逐渐分散契合,不可置疑地会导致智力开发的落差越拉越大,从而引发贫富分化的进一步加剧。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的教育在规模化、示范性的道路上跑得很快。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的林林总总的教育机构,不仅通过创收改变了教学环境、提高了教职工收入,而且为国民收入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千千万万人为教育添砖加瓦,但教育却并未造福于千千万万人。更有甚者,教育还成了某些人想方设法敛财和行使手中权力的一个不可多得的平台。
  想一想那些在边远地区拿出自己的薪水都要办教育的“没有什么水平”和“素质”的穷教师们,令人不禁要为许多学校的所作所为大喝一声“住手!”也真正理解了多年前邓小平同志的所感慨的那句话: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最大失误就是教育。
  教育不仅要和城市及农村的发展相适应,而且要为城乡建设规划提出相应的要求,更要把教育领域本身厘清为一个纯洁的所在。毕竟,教育事关千秋万代呀!
  小班教学真就那么适合国情
  最近十来年,小班教学在中国各地的学校风行,这于大学教学恐怕很有裨益,但所中小学校现今也如法炮制,城镇中的大部分学校,一个教学班普遍降低为35~40人,有的减少到25~30人,甚至于某些乡镇学校在也争先恐后的纷起效仿,这就值得商榷了。
  中国的全民GDP中,能够拿出来对教育大操大办的本身并不是很多,而且这些有限的银子,主管部门还往往要为“政绩”考虑,将其中的很大一部分“用在刀刃上”以及“走出去,请进来”上。所以,我们的教育父母官们总是觉得捉襟见肘。自然而然地,许多颇具规模的示范性学校拔地而起,门槛越垒越高,名声越来越大(除了那些有限的优质生源,招生也越来越少)。
  现实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城市建设的不断提速,尽管人口的增长已经基本上稳定下来了,但每个城市的人口总量都在因为其它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涌入不断暴涨。几乎所有的城市在统计GDP的时候都不考虑外来务工人员这个庞大的群体,自然也就把这个群体的子女教育放在了极为次要的位置上。现阶段国内各个城市中,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打工子弟学校”,为我们的教育国情作出了最好的诠释。可见,在还没有真正实现“全民教育”的今天,小班教学并不宜大力推广(私立学校除外),因为它在浪费有效的教育资源。
  农村的现状也不是很乐观。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启动和加速,一些原有的自然村落在消失,一些原有的学校在撤销合并。如果仅仅考虑规模和所谓的示范性,而不兼顾交通的便捷和学生的上学行程。无疑,城市中上下学家长队伍排成长龙和学校门口人车混杂的局面又将在农村出现,学生上学安全问题亦将在农村凸显。
  高考移民难道就不能禁绝
  和城乡教育投入的反差甚大,非本地户口进不了“公立学校”(进了也要脱一层皮)的现象一样,“高考移民”久禁不绝也体现出国民在享受优质教育面前的极大不公平。更深一层考虑,这其中,恐怕还隐含着诸多“难以为外人道也”的秘密。在教育界,无利不起早者同样大有人在。
  “高考移民”之所以存在,无非是因为在移民地可以享受到高考的政策优惠(主要),或者是移民地的教学资源比其出生地更有优势。换句话说,就是我们的教育厚此薄彼,申明教育公平却未能行公平教育之实。当然,这其中正常的户籍迁移不包括在其内。同时,一些孩子不免要成为政策的牺牲品,比如因父母异地户籍婚配而没有解决户口问题者,因父母工作流动而难以确定具体定居地者,等等。
  实际上,解决“高考移民”并非那么的难。在根据人口量来分配高考录取名额的原则下,无论考生怎样流动,在何处求学和参加高考,均只按照其户口所在地的录取线来录取就成了。真不明白,为何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在资讯如今发达的今天,这样一个问题尽要研究一二十年而得不出结果?再者说,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的频繁流动,高考本身也必然将走向随地应试。现在不赶快提前予以准备,还等待何时,难道非要成群结队的孩子们没有地方考试和上学了,我们才来临时抱佛脚不成。
  由这里往下延伸,自然就可以考虑到今日之逾十万、百万计的“打工子弟”和“借读生”。一纸不许乱收费的原则性文件和几个领导的三令五申,不仅不能捆住某些学校争抢唐僧肉的手脚,反而会致使他们在琢磨出对策之后变本加利。比如今年小升初,一说要查处乱收费了,北京的相关学校就拒绝招收“借读生”了,或者把特长生的“特长”限制得越来越偏(像招什么围棋特长生、德语特长生之类),而且照样考试不误。首善之区就是榜样,全国各地那还不大力效仿。
  可见,在教育领域,其它领域也如是,都应该严细制度和严格执法,经常“杀鸡给猴看”,而且要不间断地予以督察。如果教育继续这样乱下去,我们还能期望哪个领域清廉诚信?
  “教育纠风”能有个所以然否
  就在监察部部长发话要重点监察商业、房产及教育等领域,国务院正于深圳召开纠风会议的时候,我接连走进了好几所北京名校(中学)的大门。在辛辛苦苦一两个小时赶到学校,却在不到一分钟就被“老师”头也不抬地告知“上边不准择校”和“本校不招借读生”之后,真真是百感交集。
  我们不知道该怎样告诉孩子这一切。孩子在学校可谓品学兼优,不仅连连获得学校和区里的“三好”,而且拿下了年级中唯一一个市“三好”。但北京的“名校”不招“借读生”,招收“借读生”的学校又不是“名校”,而且可能伸手要不菲的“进校费”。北京的学校不再招收“借读生”,实际上就是共和国的首都不能真正接纳“外地人”和他们的孩子在这里生活与学习。我们能把这样阴影,留在孩子幼小清纯的心灵之中吗!?
  以制止乱收费和限制盲目扩招,以及随意开设重点班、特长班和实验班等主要内容的教育纠风,应该说很早就开始了。然而在中小学,人们期待的结果一直未能出现,反倒是家长们跑得更勤了,“高消费”和“递条子”更烈了,各学校开设“素质提高班”、小初衔接班等(包括另起炉灶的奥数班)的积极性更高了……纠风居然纠得“星星之火”,全面“燎原”了。《北京晚报》借助一年一度的小升初现象,今年专辟版面来跟踪报道和探讨,据说广大读者反响很是积极。
  因为孩子可能在京城面临失学,所以赶忙给在国家某部委工作朋友联系,希望其能帮上一个忙。朋友告诉我,当初他的孩子为了上个好学校,也是托人“递过话”的。所以他说,即使他给我找了人,也还得看那个人在当地的“能量”,也还得对学校“该出手时就出手”。他同时提醒我:千万不可相信上边什么人说要严查重办,下边就会雷厉风行行动起来,也别指望着社会上从此风清气爽,最好是“该干嘛还干嘛”。
  教育界也是个官场,同样黑暗,什么公平之说,一时半刻也是无法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