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网
全国站
您现在的位置:奥数 > 家庭教育 > 父母必读 > 正文

孩子养成好习惯 在家长的“呵护”中丧失

来源:网络 文章作者:匿名 2009-06-06 16:50:18

    现代家庭多为“独生子”家庭,从“爱”的角度讲,孩子生而逢时,他们是幸运的,有很多爱的温情萦绕在身边: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他们又是不幸的,在众多的呵护中,从小应该培养的好习惯缺失了应有的温床。在家庭中孩子处于中心位置,家长有一种“顶在头上怕摔,捧在手上怕冻,含在口里怕化”的心理,想要什么就可以得到什么,想做什么总是有人帮忙,什么都是无所谓的状态,致使相当一部分孩子形成自私、任性、懒惰、贪图享受等不良品性。惟恐孩子受屈,形成了孩子“唯我独尊”的家庭环境,一旦孩子的要求得不到满足,便耍性子、生闷气。俗话说:“宠儿多不幸,娇儿难成才”。每一个家长都应该具备科学的家教知识,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现代教育理念,给孩子良好的道德教育,教会孩子如何做人,这也是家长义不容辞又神圣的职责。

    孩子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家长走出爱的误区。过分呵护会剥夺孩子独立承担困难与挫折的机会,而这恰恰是形成良好意志品质与行为准则的必由之路。孩子一出生,就在不断成长中,每天都在变,新的东西不断出现,俗语说:“3岁看大,7岁看老”,因为7岁时,人脑发育已完成90%,这时候的父母就应该理性地知道,自己在呵护中退一步,孩子就会在好习惯中进一步,这是孩子成长的自然法则。根据多年不断矫治孩子不良习惯的工作经验,对孩子形成好习惯具有负面影响的家庭呵护一般有以下几种,即完全溺爱型呵护、不到位的打骂型呵护、无可奈何的放任型呵护,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重智轻德”。

    1、完全溺爱型呵护:

    孩子从小到上幼儿园,不会穿衣穿袜子、不会整理散落一地的玩具,甚至鞋带开了拌个跟头,也是哭着找老师去告“鞋带儿”的状;读了小学,接送、生活、被家长照顾的无微不至、井井有条,因为学校没有蹲便设施,就憋着忍着回家再痛快;好不容易读了中学,生活依然不能自理,孩子前脚走出家门,后脚就会有爸爸或妈妈、爷爷或奶奶、外公或外婆追出来喊:“你忘记这个了,你忘记那个了……”转身就是一副无奈的表情,还自言自语:“这孩子,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呀!什么时候才能不让大人操心嗷!?”;考上大学,一家三代人高兴极了,背着的、扛着的(生活用品,就缺锅碗瓢勺了),浩浩荡荡、你拥我簇、千叮咛、万嘱咐;大学毕业了,就业的烦恼又堵心头,送礼求人托关系,好职业不容易找,赖职业太丢人,不好不赖的孩子又不满意,这种无私奉献式的呵护,直到老人蹬腿都无法闭眼。不要觉着上面所谈是威言耸听,现实是,社会上为找工作而流浪的青年已不再少数。作为教育机构,为了培养拥有爱心和耐心的教师队伍,我们招聘过不少青年教师,来应聘的都拿着本科、专科毕业证书,试聘不了几天,一些“大小姐”、“公子哥”的心态就暴露无疑,仿佛不是他(她)应付出爱心照顾学生,而是管理者和孩子们应该对他(她)付出更多的照顾。当然,这些孩子已长大成人,并且拿到了学历,是不幸中的万幸,可那些领着孩子找到我们面带一副愁容,更加让我们痛心。

    一位出差在外的家长,因为孩子习惯了每天有人叫醒才起床,不得不把电话放在孩子枕头边,定点给家打电话完成“任务”,否则孩子就会把床底睡穿,一谈及孩子睡懒觉的问题就滔滔不绝,显得无可奈何。我耐心的提出一种方法,让她早晨眼睁睁看着孩子在闹钟响过后依然沉睡,一直睡到迟到后自然醒来,面对孩子的惊慌失措,家长不要着急,要用平静地口气告诉孩子:宝贝儿你长大了,今后自己的问题就得靠自己解决。家长一听就急了:“孩子迟到了怎么办?老师批评俺怎么办?……”家长那么多的怎么办,听的我一头雾水,也只好耐下心来,平静的对她说:“现在解决的不是孩子迟到了怎么办,而是取消孩子的依赖心理,让他承当应该承担的责任,使他变的自立、自爱、自信,从此使他不会迟到。”

    另一位家长领着读二年级的小女孩,说孩子厌食、偏食,后来从胖墩墩的女孩口中得知,爷爷中午、下午接的时候,每次都为她买5元的鸡肉条,我揭开谜底,家长一听就急了:“我给老爷子说过好多次,可他就是不听怎么办?!” 我极度压抑着自己的情绪,说出的话严肃而认真:“爷爷真的不为孩子买鸡肉条,不为孩子买零食,他怕你这位当儿熄的不高兴怎么办?!”这位女孩的妈妈听后就笑了,笑的那么自豪,笑的那么坦然,不知为什么,面对这位母亲坦然而自豪的笑,我怎么也笑不起来,可怜、可叹、可悲之情油然而生。

    还有一位家长,带着读一年级的儿子找到我,这孩子多动,贪玩儿,在学校听课注意力不集中,家庭作业完成困难,尤其不听家长的话,妈妈的赏识、诱劝、唠叨就象刮大风,在脑子里不留一丝痕迹。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我发现这位母亲又是个典型的溺爱标兵,他对孩子的说话方式和管教方式存在严重问题。孩子上幼儿园了,她依然像照顾婴儿一般嘤声燕语地对孩子说话,小家伙在幼儿园又蹦、又跳、又打闹,就是不学习,不写字,做事随心所欲,幼儿园老师管不了,也就只好放纵了孩子。这位母亲不急不噪,觉着孩子还小,不应给孩子太多的规矩,读小学了,他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开始她与孩子在教室里陪读,可孩子始终像头小毛驴似的无法正常学习,后来只好休学回家。根据教育这类孩子的经验,我主张让孩子暂时脱离现有的家庭教育环境,脱离对他的教育方式,采用全托诱导矫正,家长同意了。当我把该母亲送到门口时,她忧心重重不停的唠叨:“孩子还小,他能听懂老师的话吗?王老师,你说他能变的像别的孩子一样吗?他是不是真的很笨呀?他从小就没有离开过我,他会洗脸吗?……”倾听着这位伟大母亲的慈爱心声,我仿佛看到了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油然而生的悲哀让我不知如何回答这位母亲。半年后,孩子的许多习惯得到了培养,因为小家伙很聪明,我采用“短平快”的教育方案进行诱导他的学习兴趣,刚开始让他学会一个拼音就可以玩儿,并且大加赞赏,之后两个、三个……渐渐的他能够坐下来一股脑写完一张试卷,现在跟上学校的课已不成问题,但令我忧虑的问题还是被家长一语道破:“王老师,孩子跟我后又不学了怎么办?”我语重心长的回答:“说真的,家长应该先学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你们不学,孩子也不学,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还有的家长总是担心孩子出现意外,妈妈用情感的线紧紧缠绕着孩子,画地为牢,放在手心看着,一旦跑出视野就紧张,就要冲上去保护,而这对孩子的成长是一种干扰和破坏。过多限制孩子行为,孩子始终不能独立,建立不起真正自我,在婴幼儿期就不让孩子碰这个、拿那个,长此以往,不仅扼制了儿童的好奇心和喜欢劳动的天性,还容易培养出一个凡事伸手的孩子,也最容易导致分离型焦虑症,因为在家庭这个小环境里,孩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有求必应的心理优势,长大后进了幼儿园或学校的集体环境中,老师和同学不可能再为他提供相同的宠爱保温箱,于是孩子就会产生对抗及逃避心理,人际交往出现障碍和对将来的融入社会都产生影响。如果家长过多地满足孩子的要求,也会使孩子没有需要的渴望,认为所有物质得来都是理所应当的,继而发展为没有上进心。

    2、不到位的打骂型呵护:

    平时家长的言传身教,也会对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带来不良的影响。家庭中,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们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指的就是家长的言传身教。言传身教是家教中最重要、最主要的方法与途径。良好的言行,使孩子终身受益,能够整合学校的德育效能。不良的言行,使孩子终身受损,将离散、削弱学校的德育效能,甚至会断送孩子的一生。部分家长在学业上对孩子抱有较高目标或对子女容错性较低,一旦孩子达不到目标或出现错误,有的家长动辄打骂,使孩子产生畏惧心理,说谎、作弊、自卑、怯懦随之产生。据统计,61%学生开完家长会后,害怕进家;近35%学生“家长会”后会挨打或挨骂。部分学生为了得到家长的表扬、肯定,平时虚报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考试时则投机取巧,有的涂改成绩册或干脆撕掉成绩册。在分数的指挥棒下,家长忽视孩子的个性发展,使子女整天为学习过度焦虑、恐慌,失败的滋味非但不能激起他们学习的欲望,反而会使他们失去信心与意志,总感到学不如人,产生自卑感,进而怀疑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遇事胆小,怯懦。而有的孩子则会破罐子破摔,出现一些问题行为。

    王飞的妈妈慕名找到我的时候,是今年春天的一个下午,她始终淌着泪水和拌着哽咽谈及了自己的儿子,她眼神中的无奈流露出更多的无助:王飞读一年级的时候,曾是一名成绩不错的学生,他的特点是聪明、好动、听课注意力不集中,时间久了,他的成绩开始下滑,他的爸爸性格正直,豪爽,但比较粗鲁,拳脚相加的挨打是常有的事儿,于是,他的妈妈就百般护着他,所有不好的习惯妈妈就帮着孩子掖着、藏着。有时候,他爸爸的言行出格,孩子学习不好,不从自身上找原因,而对着孩子说老师的无能和学校的不负责任,结果就不断的转学(评:不应该转学,可以采用休学的方式,家长耐心辅导,把孩子的整体成绩提高上来,因为这时候的王飞,已经无法跟上课堂教学的进程,老师讲的他已听不懂,写作业又出现了极大的障碍,厌学情绪开始产生,恶性循环,孩子的认知能力和性格会向畸形方面发展),可成绩越来越糟,爸爸对他的态度变的更加恶劣,打他的棍子不知断了几根。王飞已显示出不再害怕,他已经能够忍受,变的坚强无畏,读六年级的王飞,已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问题学生:偷钱、撒谎、打架,在课堂上睡觉等,他之后的日子就可想而知了,不断的被学校开除,又不断的进入另一个新的环境,后来爸爸就不再管他了,妈妈又管不住,一有不如意的时候就向妈妈发脾气瞪眼,甚至还多次出手打妈妈。直到这位母亲向我泪诉完孩子的情况,还不住的重复:“王老师,我们可一点儿也不溺爱他呀!不知为什么他会变成这样?!!”我无语。还有的家长领孩子来,首先声名不溺爱孩子,平时非打即骂,但是,他们误解了,溺爱与非溺爱并不是用打骂来界定的,他们往往用自己的情绪处理孩子的习惯。心情好的时候,孩子表现出不好的习惯也就变的视而不见了,可心情不好的时候,孩子无论再好的表现,也就变得不顺眼了。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有这样一些小事在身边发生:年轻的爸爸妈妈带孩子过马路,由于孩子缺乏自立、自理、自护的习惯和意识,往往莽撞的往前跑,结果一辆正常行驶的出租车紧急刹车,在孩子的身旁停下,这时中国的慈父慈母会有怎样的表现呢?恐怕大多都会劈头盖脸地把司机大骂一统,来表示父母是如何的呵护孩子,孩子看在眼里,就会记在心上,他的认知能力就变成了:哦!爸爸妈妈在保护我,司机叔叔是错的。这件事如果出现在美国,父母首先会批评孩子,并当面要求孩子向司机叔叔道歉,这时候,孩子的认知就变成了:这样做太危险,我不该如此莽撞,我应该懂得保护自己。

    所以,家长教育孩子应严爱结合,要求统一。严格不是简单的限制、命令,更不是严厉、专制、打骂、体罚,严格中包含着说理、引导和启发,严格要求应与尊重、信任、关心、热爱孩子相结合,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严爱结合,刚柔相济。独生父母一般又都有比较强烈的改造欲和“粘人欲”,部分人在育儿过程中,往往不自觉地表现出相当强烈的改造和占有欲望,力图把孩子改造成言听计从、毫无私人空间的附属,这个问题值得独生父母重视。

    3、无可奈何的放任型呵护: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对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有着天然的优势,未成年阶段是人的品德、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孩子聪明伶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都非常强,但若一味予以物欲上的满足,甚至放纵其行为,只会平添他们的娇气、自私和霸道。在平时的说教中,要让“理”制约“情”,寓理于情,情理结合。护短、溺爱、娇纵、不管、不教,或滥用亲子骨肉之情和家长的权威,要求过高,责之过严,甚至打骂孩子,都违背家庭德育的规律和特点。所以家长要明白:你的孩子并不是你,你可以给他爱,却不能复制你的思想,因为他有他的思想;更不要因求好心切而做出不适合孩子程度的要求;不要因怀疑孩子的能力而事事代劳。请勿用“金钱”打理一切,再多的金钱也抵不过真情的价值,也买不到他在社会上生存的能力,更买不到健全的人格。孩子小时候,不要刺激他的“花钱欲”,一旦养成见什么要什么买了又不珍惜的恶习,改起来就很难了。

    两年前,我这里曾接过这样一位初一的女孩,小学低年级时,她的零花钱不断,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花钱欲望越来越膨胀,平时一元、两元能打发的日子,后来三元、五元已不在使她满意,此时家长已感受到了孩子成长中的危机,于是,他们卡断了自己给孩子零花钱的出口,可是已经晚了,孩子开始找种种借口撒谎,向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伸手,爷爷是最疼她的,总是偷偷给她。升入初中后,她偷出爷爷的银行卡,多次从卡上取钱,其中最多的一次是从卡上支取了5000元,半个月就被挥霍一空。她的花钱行为被家长发现后,卡上已被陆续支出了12000元。

    前不久,一位小学一年级的男孩在我这里进行习惯疏导,这里有规定,学生不允许带零花钱,几天后,小男孩的爸爸把孩子送进教室,出来悄悄的对我说:“孩子好几天没有花钱了,今天在路上是我给了他两元钱,王老师发现后就不要再问了。”望着家长神秘秘的样子,我的心理即感到可笑,又感到可悲!

    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一句古语说的好: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养成良好的习惯,终生受益;形成不良的习惯,终生受累。据调查统计,32%的家长特别疼爱、宠爱孩子,惟恐达不到孩子要求,担心孩子受委屈;30.5%的孩子要什么家长基本上给什么,不予以拒绝;66%的家长每天给孩子一些零花钱,少则几毛,多则几元不等;66%的家长反映,孩子要求达不到就发脾气,与父母赌气,有的孩子你说你的我做我的,有的干脆把小房门一关,以示抗议,更有甚者与父母吵嘴、顶撞。由于家长娇惯,一切为孩子着想,使孩子生活在“以我为中心”环境中,遇事只想自己、很少顾及他人,形成自私品性。家中有好吃的,孩子只顾自己吃,家人吃不吃则不闻不问;父母患了病,孩子表现漠不关心;当父母照顾他们时,大多数孩子心安理得,毫无反映。父母为呵护子女,包办了他们的家务劳动,养成子女挑吃、拣穿,不愿劳动、害怕吃苦的不良品德。父母和亲属过分溺爱导致孩子任性,在欲望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以负气出走来要挟父母。这里有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女孩,今年才10岁,在家里可是“掌上明珠”,家里不让她做任何事,原因只是想让他学习好。就在今年9月刚开学,女孩看中了商场的一件衣服,因为标价400元,妈妈以贵为由拒绝了。可第二天,女孩擅自拿了家里的一百多元钱,乘车去找千里之外的爷爷。

    成功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习惯是一个人立足社会,健康成才的资本,一个人养成好习惯,一辈子都受益无穷; 如果我们对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暴露的哪怕点滴不良习惯容忍迁就不加指正,就可能因非智力因素残缺限制其将来人生的发展。